本文由AI总结直播《热点有约|医药板块,A股还是港股?》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首先提示了基金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嘉宾分析了创新药板块的亮眼表现,介绍了中国创新药产业从仿制到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政策支持带来的行业机遇。随后探讨了A股与港股医药板块差异,建议通过指数化方式参与投资。最后推荐定投策略降低择时风险,并介绍了相关ETF产品,同时强调投资需谨慎。
1 1.基金投资风险提示。
主持人强调了基金投资的风险,指出交流内容仅供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投资者参考,建议投资者充分评估自身情况,并提示详阅基金法律文件。
2 1.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李俊池介绍了今年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表现,包括港股通医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显著涨幅,并探讨了投资者关心的指数选择问题。
3 中国创新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李俊池介绍了创新药与仿制药的区别,创新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分为首创新药、同类最优、优化改良和模仿四类首创新药研发难度最高,享有20年专利保护期,保护期内其他企业不能仿制专利过期后,仿制药可复制原研药成分和工艺创新药产业从仿制跟随到原始创新,再到全球布局,实现了显著进步。
4 创新药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李俊池介绍了推动国内创新药发展的政策,如港股18A和科创板上市标准他提到创新药企盈利拐点已至,部分美国药企专利到期可能寻求与国内药企合作2015年发布的药品审评审批改革文件是重要里程碑,随后2017年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标志着国内药企进入全球竞争。
5 创新药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李俊池回顾了2018年以来国内创新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变化,包括港股18A新规、科创板创立等为药企提供融资渠道,以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等政策优化他指出创新药企逐步进入盈利拐点,商业模式得到投资者认可对于普通投资者,他建议通过指数化方式参与医药行业投资,如港股通医药指数等,并提醒投资者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止盈点。
6 根据风险收益预期设定止盈目标。
李俊池建议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收益预期设定止盈目标,如10%或15%,达到目标后可考虑部分止盈并重新布局他对比了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指出港股上市条件更宽松,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并介绍了港股通医药指数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与A股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差异。
7 港股通与中证创新药行业分布差异明显。
李俊池分析了港股通创新药与中证创新药指数的行业分布差异,指出港股通创新药更集中于生物科技公司,而中证创新药则偏重大型成熟药企和CRO企业他建议投资者若想分散风险,应考虑跨板块配置如A500指数或黄金等,而非同时持有两地医药股对于港股医药的高波动性,他推荐采用定投方式参与成长性指数投资。
8 定投策略可降低择时风险。
李俊池介绍了定投的优势,包括忽略择时、摊平成本和纪律化投资他建议对创新药感兴趣的投资者考虑定投或指数化投资,并推荐了易方达相关产品,如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连接和港股通医药ETF连接最后他提醒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