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景和聚焦小微盘价值#
刚领第一笔实习工资时,我对着银行卡余额发呆——这点钱不算多,但却是自己敲了无数行代码、改了十版方案换来的,总想着不能让它躺在活期里“睡大觉”。作为刚踏入社会的应届生,我对理财的要求很简单:不贪快,求稳;不追热点,看长期。直到刷到兴华景和混合发起A/C,突然有种“找到同频者”的感觉。

为什么是它?先说说我的“朴素筛选标准”
作为理财新手,我最怕两类坑:一是追着“短期爆红”的概念跑,结果高位接盘;二是买了看不懂的标的,涨了跌了都一脸懵。兴华景和的“拒绝塌房”理念,正好戳中我的痛点——它说“不炒短线,专注基本面研究”,这点太对了。
我爸妈都是老股民,总跟我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基金其实也一样。我特意去查了这只基金的持仓方向:以小市值价值型标的为主,重点盯高端制造、工业机械,还要挖“专精特新”。这些词听起来专业,但我懂背后的逻辑——
去年在工厂实习时,我见过车间里的智能机械臂比人工效率高3倍;也听老师傅说,现在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别看规模不大,手里握着的专利能卡国外大厂的脖子。这些不就是“专精特新”吗?国家这两年一直在给政策支持,说白了,就是押注中国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小市值公司现在可能没那么起眼,但如果真能成长起来,长期价值可比那些已经被炒到高位的“明星股”扎实多了。

年轻人的“长期观”:投资是场马拉松,我不想当“短跑选手”
基金页面里有句话特别打动我:“投资是场马拉松,需要耐心和信念”。这让我想起大学跑800米的经历——总有人一开始冲最快,结果后两圈掉速掉得厉害,反而不如匀速坚持到最后的人。
刚工作的我们,其实和这些小市值公司很像:起点不高,但有成长空间。我的工资会慢慢涨,基金的持仓标的也可能慢慢长大。我算了笔账:如果每月定投一部分工资到这只基金,坚持三五年,等我需要用钱付房租首付、或者想给父母换个新家电时,它或许能给我一个不算惊艳但很踏实的回报。比起“今天买明天卖”的刺激,这种“和时间做朋友”的感觉,更让我安心。
而且我研究了下,这只基金的“价值型”定位也很适合新手。简单说,就是买那些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公司,不像有些基金专追“讲故事”的标的。对我这种没太多时间盯盘的人来说,选对方向、交给专业的人打理,然后“躺平”等成长,反而更靠谱。

做了这些功课,我决定“上车”了
光有感觉不够,我还特意做了些“笨功夫”:
1. 翻了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发现他管理的产品风格都偏稳健,很少追热点,换手率不高——这和“专注长期”的理念对得上;
2. 查了“专精特新”的政策文件,从工信部的名单到地方的扶持政策,发现国家是真金白银在砸钱,这赛道的长期逻辑很稳;
3. 对比了同类基金,很多要么偏重大盘股(涨得慢但波动小),要么全押成长股(波动大),而这只“小市值+价值”的组合,感觉是“成长潜力+估值安全垫”的平衡,很适合我这种想赚点钱又怕亏太多的新手。

今天已经把兴华景和A加了自选,也关注了兴华基金财富号(截图在最后,求眼熟~)。打算这周末就买入第一笔,不多,但算是给未来的自己埋下一颗种子。
最后想说:
我们这代人,好像总被催着“快点成功”——快点升职、快点买房、快点实现财富自由。但投资教会我的,恰恰是“慢即是快”。就像兴华景和说的,要做“资产配置里的长青树”,我也想做个“心态超稳的事业粉”,陪着这些有潜力的小公司慢慢长大,也陪着自己慢慢变富。
三五年后再回头看,希望能笑着说:“你看,当时的选择没做错。”
@兴华基金 #8月行情收官 大家都赚了多少?# #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 #【有奖】浪漫七夕,收益更 “吸睛”#
#兴华景和聚焦小微盘价值# #职场新人理财日记# #长期投资不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