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人交流小站# #【有奖】端午话市场# #百辩基民秀之龟兔说# #核聚变突破不断!2027年或迎关键节点#
一、费率革命:从“旱涝保收”到“同舟共济”
2025年的基金江湖,一场静默的革命悄然上演——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破茧而出,管理费与业绩深度捆绑的机制,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利益共担”的潘多拉魔盒。以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C(024451)为代表的26只新基,正用“赚多收多、亏惨少收”的逻辑,颠覆公募行业“躺赚管理费”的旧秩序。
为何此时爆发?三重时代浪潮:
1.
政策东风:2025年《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案》明确“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倒逼行业回归“投资者获得感”本质;
2.
信任重构:过去十年主动权益基金平均管理费1.5%,但基民盈利比例不足30%,“旱涝保收”模式饱受诟病;
3.
生态进化:美国共同基金浮动费率占比仅0.3%,中国却以“千人千面”机制弯道超车,费率设计青出于蓝。
熊猫锐评:这场改革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战!当管理费从“固定工资”变成“绩效奖金”,基金经理的“躺椅”换成了“跑步机”!

二、机制解构:易方达成长进取C的“三把尺”
作为新型浮动费率标杆,这只基的规则堪称“教科书式设计”:
1.
时间门槛:持有不满1年,管理费锁定1.2%/年;持满1年,费率根据超额收益动态调整;
2.
奖惩非对称:跑输业绩基准3%以上,费率腰斩至0.6%;跑赢6%且正收益,费率微升至1.5%——降档力度远超升档,惩罚性>激励性;
3.
业绩锚定:基准=中证500×65%+港股通×15%+中债×20%,兼顾成长弹性与风控底线。
对比传统模式:旧式浮动费率多与规模/持有期挂钩,新模式却将“单客户、单份额”颗粒度细化到极致,真正实现“谁贡献收益,谁分享回报”。

三、博时样本:卓睿成长的“三重实验”
同期发行的博时卓睿成长股票(024453),则展现了另一种解题思路:
1.
股票仓位激进:80%-95%高仓位运作,对标沪深300指数,与易方达的均衡配置形成互补;
2.
费率阶梯陡峭:三档费率(0.6%/1.2%/1.5%)跨越150%波动,考验基金经理绝对收益能力;
3.
行业押注:重仓科技+消费,与易方达的TMT+新能源形成赛道差异。
风险提示:博时模式更适合风险偏好高的“赛道猎手”,而易方达的均衡成长风格更适配中长期配置需求。

四、易方达王牌:刘健维的“均衡成长哲学”
选择易方达成长进取C,本质是押注掌舵人刘健维的“炼金术”:
1.
历史战绩:管理易方达科融5年年化14.25%,超额基准93.19%,同类排名前2%;
2.
投资框架:中观景气赛道+个股估值安全边际,擅长在TMT、新能源、军工中捕捉“1到10”的爆发期;
3.
风控艺术:2022-2023年市场下行期,通过减持高估值新能源、增配AI算力,将回撤控制在-16.82%(同类前30%)。

数据说话:其管理的易方达成长动力混合C,近一年年化收益22.31%,夏普比率0.68,证明“攻守兼备”非虚言。

五、未来推演:浮动费率的“星辰大海”
站在2025年眺望,这场改革或将重塑行业生态:
1.
淘汰赛加速:管理费与业绩深度挂钩,投研实力弱的机构可能“入不敷出”;
2.
行为纠偏:基金经理从“追热点冲规模”转向“深耕超额收益”,减少风格漂移;
3.
投资者教育:费率透明化倒逼基民理性选择,长期持有占比有望提升。
“管理费浮动不是终点,而是信任重建的起点。当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价值创造的齿轮才会永动不息。” ——熊猫君

结语:与时代共舞,持信者致远
选择易方达成长进取C,不仅是选择一款产品,更是拥抱一场“双向奔赴”的变革:
-
于机制:费率设计的“让利诚意”肉眼可见,降档幅度远超升档的勇气,彰显头部机构的格局;
-
于管理人:刘健维用5年99.08%的任职回报(易方达科融),证明自己配得上这场“对赌”;
-
于时代:当中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45万亿,唯有打破“管理费铁饭碗”,才能让行业穿越周期、基业长青。

正如易方达在年报中所言:“我们赚的不是管理费,而是信任的复利。” 这场费率革命,终将让坚守者摘星,让短视者退场。@易方达基金
相关标的: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C(024451) 博时卓睿成长股票C(024453)
#公募费率改革 #浮动费率新纪元 #熊猫君理财观察
关注熊猫君,解锁更多硬核投资逻辑!评论区聊聊:你愿意为超额收益多付管理费吗?
(注:数据截至2025年6月2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