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家人交流小站# #稳定币概念再火:科技大厂纷纷申请牌照# #创新药利好来袭!最牛赛道迎来新催化?# 最近随着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的获批,整个行业带给投资者的体验已经大不一样了。其实早在1999年的时候,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就已经出现了,但当时是以基金规模,持有时间,和单纯的业绩表现(并不是与基准业绩做比较)联系的更紧密一些, 而现在的浮动管理基金,则是与业绩比较的关联度相当大,这一方面更能体现基金合同的契约精神,另一方面,这种费率的设定,更是将基民与基金管理者的利益牢牢绑定,而在浮动收费方面,它的定价也更加合理。
先说说现在的浮动管理费的收取标准:先要区别持有时间满1年与不足1年,对于不足1年的投资者,他们支付的管理费都是年化1.20%。而对于持有时间超过1年的投资者,又会被划分成(升档:即持有期内基金的收益率不但是正数,而且要超过同期业绩比较标准的6.0%,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了,基金管理人才能收取年化1.5%的管理费),0.6%(降档:但凡同期基金的净值表现低于同期业绩比较标准的3.0%,即基金的表现不如投资者的预期,那么基金管理人只能收取年化0.6%的管理费),出来之前列举的这两种情况之后,基金管理人收取的都是基准档(即年化1.20%的基金管理费率)。或许大家在看完规则后大致都懂了,但为了更深刻的再进一步的解释(即万一遇到特殊情况),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某个基金在正好1年的时间内,获得的投资收率为9.05%,而同期业绩比较标准为3.00%,看似它跑赢了6.10%,可以收取最高档次的基金管理费1.50%了,实则不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先要扣除超额的管理费0.3%(即1.50%-1.20%),那么实际上它这一年跑赢基准业绩的真实值是9.05%-6.00%-0.30%=5.75%,所以它只能收取基准档,即年化1.2%的管理费。另一个例子,某个基金在正好1年的时间内,获得的投资收率为0.28%,而其同期基准业绩为-11.72%,看似它的表现很强势跑赢了同期业绩比较标准的12.0%,但是它在扣除了超额管理费0.30%之后,它的真实收益率是负数,是0.28%-0.30%=-0.02%,因此,它只能收取基准档(年化1.20%的管理费)
其实这种浮动费率制度对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福利,因为0.6%与1.5%这两档的费率,对基金管理者的要求是不对称的,前者只要跑输基准业绩的3.0%,而后者是要跑赢基准业绩的6.0%而且为正(虽然说往上与往下的管理费浮动都是0.30%,但是后者的难度是前者的1倍),而且后者更是要求收益率是正数,所以要获得1.50%的年化管理费,基金管理人掌管的基金产品,既要有相对收益,还要有绝对收益,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基金管理者才能获得最高一档的管理费。
我想再说一个投资者都会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规则设定的要高于业绩比较标准的6.0%,这个难度大不大,我们用数据说话,以最近5年为例,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它们的年化收益率依次为3.45%与2.29%,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为-0.35%(因为很多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标准是用沪深300指数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物的),也就是说,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基金它们相对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率依次为3.80%与2.64%的,而与条款里规定的超过6.0%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这还不算,条款还规定不但要超过业绩比较标准的6.0%同时还必须是正收益,这无疑让投资者既享受到了阿尔法收益,同时还享受到了贝塔收益,所以这种设计真的相当贴心,实打实的为投资者考虑。
所以很多投资者都相当欢迎这种浮动费率制的基金产品。而刘健维基金经理,他有着相当丰富的投资经验。我查阅了他管理过的所有基金产品的业绩,无一例外都是正数,所以我觉得让他来管理浮动费率型基金产品,是实至名归的,我们对他的表现也是充满了期待。@易方达基金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A$
$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