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公募基金固定管理费模式,被诟病为“旱涝保收”,难以真正绑定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
而今,这一行业痛点在政策层面终于迎来破局契机——自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纸文件落地后,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快速获批。而后,华夏瑞享回报(A类024443/C类024444)等产品又率先于5月27日起正式发行。
作为创新型产品,华夏瑞享回报采用“持有时间+业绩表现”双挂钩的浮动费率机制,为行业向“能力驱动”转型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该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拥有16年投研经验,其均衡稳健的投资风格,或将为投资者提供与业绩挂钩的长期投资陪伴。
均衡型实力派担纲管理
王君正拥有超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11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是行业内兼具深度研究能力与全周期管理经验的代表人物。其职业生涯始于金融地产行业研究,曾在工银瑞信担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2022年加入华夏基金后担纲权益投资主力,截至2025年5月管理规模超130亿元,深厚的从业履历为其投资能力奠定基础。
从过往来看,王君正的投资能力在多只产品中得到充分验证。早在加入华夏基金之前,其投资实力已锋芒毕露:代表作某美丽城镇基金自2015年3月成立至2022年9月23日的任期内,累计涨幅达175.50%,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 153.84%,年化回报14.96%;另一产品某金融地产基金,截至2022年9月卸任时任职内累计涨幅 329.12%,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261.71%,凸显其在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能力。
而加入华夏基金后,其管理能力在新平台持续发光发热:他管理的华夏信兴回报自2023年11月成立至2025年5月21日,累计涨幅9.87%,跑赢同期沪深300 指数(9.51%),在震荡市中展现出显著的主动管理优势。这些亮眼业绩的背后,是他对行业轮动的精准预判与布局能力—— 例如他曾在消费股估值回调时果断布局龙头企业,在科技制造板块政策红利释放前提前介入,通过左侧布局策略充分收获成长红利。
当然,投资业绩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投资理念的有效性。在投资理念上,王君正始终坚持“研究创造价值”,擅长从产业规律中寻找确定性机会。他聚焦金融地产、消费医药、科技制造三大核心赛道,认为这些领域既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方向,又能通过深度研究挖掘长期成长型企业。具体来看,其选股标准强调“三好”:好行业(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好公司(具备核心竞争力与优秀治理结构)、好价格(估值与成长匹配)。例如,他会通过定量分析筛选长期 ROE 稳定的企业,再通过实地调研验证其经营壁垒,确保买入的标的兼具成长性与安全边际。
王君正的管理风格以均衡稳健著称,历史持仓覆盖金融、地产、医药、电力设备等多个行业,避免过度押注单一赛道。这种分散配置策略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以其管理的某美丽城镇基金为例,在2018年市场大跌时跌幅小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长期年化回报达 14.96%,体现出“熊市抗跌、牛市跟涨”的特点,印证了其均衡策略的有效性。
全市场均衡布局的三重逻辑
华夏瑞享回报定位为全市场均衡型偏股基金,股票投资比例设定在60%-95%,同时可通过港股通渠道配置最高达50%的港股标的。据了解,这一产品的当前布局策略,主要围绕三大核心逻辑展开:
首先是中国资产的避险价值凸显。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凭借低估值、高成长性的双重优势,正成为资金的“避风港”。以2025 年市场环境为例,美国股债汇市场波动显著加剧,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处于低位,使得权益市场成为资金流动性配置的重要方向,为基金布局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支撑。
其次是产业升级与消费复苏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当前金融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政策托底预期增强,具备估值修复潜力;消费医药板块经过前期调整后,盈利韧性逐渐显现,尤其是创新药、家电等细分领域存在明确的估值修复机会;科技制造板块则聚焦AI、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赛道,在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的双轮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这些均构成基金在产业层面的布局主线。
最后是港股通标的的补充配置价值。港股中资股普遍具有低于 A 股的估值水平,且涵盖互联网、消费等 A 股稀缺标的。通过港股通进行配置,不仅能够分散单一市场风险,还可捕捉全球化背景下的成长机遇,进一步优化基金的资产配置结构。
这三大逻辑相互支撑,既立足宏观经济环境把握资金流向,又聚焦产业变革挖掘细分机会,同时通过跨市场配置增强组合韧性,形成了华夏瑞享回报全市场均衡布局的策略框架。
风险控制与投资适配
长期以来,公募基金固定管理费模式使得管理人收入与管理规模强关联,却与基金业绩的关联较弱,导致部分产品出现“重规模轻回报”的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局,监管层持续引导行业优化收费模式。2025年,《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 “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推动行业从 “规模驱动” 转向 “能力驱动”。华夏瑞享回报基金正是响应这一政策导向的产物。
华夏瑞享回报基金的浮动管理费机制,将费率与“持有时间”、“业绩表现” 紧密挂钩。其管理费由三部分构成:0.6%/ 年的固定管理费用于覆盖日常运营;0.6%/ 年的或有管理费需持有满 1 年方可激活,意在鼓励长期投资;0.3%/ 年的超额管理费则在基金年化收益超业绩比较基准6% 且为正时收取,若收益低于基准 3%,管理费将降至 0.6%/ 年。
这种设计打破了传统“一刀切” 的收费模式。持有不足1年按1.2%/ 年收费,长期持有则根据业绩,管理费在0.6%-1.5%/年浮动。通过“多赚多付、少赚少付” 的规则,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回报深度绑定,不仅促使基金公司提升投资效率,也推动市场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良性竞争。随着首批华夏瑞享等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集中发售,投资者可通过银行、券商及互联网平台,选择契合自身目标的 “定制化收费” 模式,公募基金行业也由此开启 “效果定价” 的新阶段。
华夏瑞享的推出,既是行业响应政策号召、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华夏基金以投资者利益为导向的创新尝试。浮动费率机制通过制度设计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结果绑定,而王君正的投资框架则为这种绑定提供了实操保障—— 他用十六年经验证明,深度研究与均衡配置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创造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华夏瑞享不仅是选择一只基金产品,更是选择一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的长期伙伴。在权益投资需要专业与耐心的时代,这种 “人” 与 “机制” 的双重确定性,或许正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数据来源:业绩数据源自各季报、年报,截至2025.5.21,经托管行复核。华夏信兴回报A成立于2023-11-21,近一年完整会计年度(2024)业绩(基准业绩)为:2.69%(12.68%),业绩比较基准:中证800指数收益率*60%+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王君正自2023-11-21开始管理。工银美丽城镇成立于2015-03-26,截至2022年9月离任,2017-2021年业绩(基准业绩)分别为: 25.37%(17.22%)、-19.78%(-19.26%)、52.91%(29.50%)、82.40%(22.47%)、15.31%(-2.97%),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王君正自2015-03-26至2022-09-23管理。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评价结果并不是对未来表现的预测,也不应视作投资基金的建议。
数据来源:业绩数据来源于华夏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各年报、季报,托管行复核,截至2025年5月21日。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浮动费率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