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浮动费率基金# 为响应《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更强调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浮动费率的基金产品的出现,可以让基民与管理者的利益深度绑定,通过风险同担的机制,激励管理人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同时鼓励持有人关注长期投资的价值。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规则:
如果投资者持有基金不足一年,管理费率为1.2%/年;如果持有时间超过1年,则需进入下一步(分类讨论):
超额收益档:在投资收益率为正的基础上,还必须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以上,那么基金管理人才可以获得管理费率为1.50%/年
业绩不佳档:不论投资收益率多少,只要是跑输同期业绩比较基准3.0%甚至更多的,那么基金管理人获得的管理费为0.60%/年
中间档:其他情况下的管理费率统一为1.20%/年
这种浮动费率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基民与基金经理“同呼吸,共命运”,这也是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机制。
其次,另外很多基金产品的选择业绩比较基准是可以客观代表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投资决策以及对于未来市场走向的看法的。有了基金业绩比较标准之后,就可以防止部分基金出现投资风格的漂移或者是对某些行业的严重超配。
再者,这批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不仅是新,而且诚意满满,因为现在的这批浮动费率管理基金与以往的浮动费率管理基金相比,它更强调的是“激励与约束相融”的一个机制,以往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更多的是单上的,而且是向上的业绩报酬的提取,而在这种激励方式下,就会使得基金管理者去过度的承担更多的风险,而本次的最新的浮动管理费率机制它是双向浮动的,既然可以让基金管理者避免承担更多的风险,同时也可以给基金经理一定的激励。
接着,在运作方式上,本次发行的26只基金里面是没有“持有期型”与“定开型”的基金产品(而最早一批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里面,是存在持有期型”与“定开型”的基金的),而是采用每日可以申购与赎回的这种方式,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权(即投资者想什么时候买,想什么时候卖都由他们决定)。而在浮动费率设计的规则上,设计的简单,很容易让投资者理解。
还有,我国的这次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与海外的同类浮动管理费率基金相比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能充分体现出我们以投资者利益为本的设计理念,海外市场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收取的是对称的浮动管理费率,即运作的好与运作的不好,它向上与向下的浮动幅度是相同的,而我国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它向上与向下的浮动幅度是不对称的(我国上浮的最高档管理费是1.2+0.3%=1.5%,而下浮的最低档管理费是1.2%-0.6%=0.6%),同时基金管理者管理的优秀不优秀的评判标准也是不对称的(优秀的定义是超额业绩比较标准的6.0%或者以上,而不优秀的定义是低于业绩比较标准的3.0%或者以上)。而海外同类基金在这方面却是对称的。所以现在推出的有明确详尽条款的浮动费率基金,而且这种设计体现出了“以投资者的利益为本”,标准着我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成熟了。
综上所述,我关注了交银瑞安混合C(024440),因为黄鼎基金经理在投资方面经验相当丰富。@交银施罗德基金
$交银瑞安混合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