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新浮动费率基金##浮动费率基金热销!你会参与吗?#
2025年5月7日,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其中第二大点第1小点提到: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5月27日,首批浮动费率产品基金应运而生,其中就包括交银瑞安混合基金,本基金C类代码为024440,对标沪深300,于5月27日至6月20日间开启认购,接下来我们说说,浮动费率有什么变化,尤其在当下沪深300指数处于估值适中的情况下?

一、浮动费率的三大进阶变化
所谓浮动费率,大家都知道是多赚取多收取,少赚钱少收取的模式,此前,因为大部分公募基金都是收取固定的管理费用,所以它们很注重规模,而个人投资者则感觉体验不佳,尤其是在基金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但也有一些基金,有试验推出浮动费率的模式,
如2019年版,就有基础管理费+较高业绩报酬,安信价值精选基金,它的管理费用就分为固定管理费和浮动管理费,其中固定管理费按前一天基金资产净值的1%计提,而浮动管理费则根据每份基金份额在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收取,可以简单理解为:持有收益不超7%不收费,超过年化7%不超9%的部分收一半,超过9%的话,也就最多收1%/年;

到了2023年版,则是固定管理费+浮动业绩报酬,其中分为规模挂勾型、持有期挂勾型和业绩挂勾型,之前购买过兴全新视野混合基金,它的管理费用,就分为基本管理费和附加管理费两部分,其中,基金的基本管理费为1%/年,这部分费用每天计算净值的时候扣除,而附加管理费则是在当期封闭期(3个月)收益率超过1.5%时,超过1.5%的部分收取20%作为附加管理费,

所以,每次这基金到了开放赎回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一开放就下跌,令人恼火,实际上是因为上面说了,附加管理费会在提取评价日那天从净值里扣除,而提取评价日则为每个封闭期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于是我们就感觉开放申赎前一天常常下跌;
到了今年,也就是2025年版,这个浮动费率又在前述基础上更进一步,即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模式,这里有两层优点,首先是基于业绩比较基准,此前我们购买基金,会发现一些公募基金出于短期排名的需要,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风格飘移,如明明是某平衡式基金,结果变成了股票型基金,又或者明明是某行业内基金,结果又就成了大杂烩,行动方案则从源头上杜绝了这个问题,
在第二点第2小点提到: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而此时的浮动费率呢,则和时间、开放式运作等相关,如我们持有交银瑞安基金份额在一年以内,公司收取管理费率1.2%/年,当持有交银瑞安份额一年及以上,根据它持有期间的业绩表现,来决定管理费率,如超额收益>6%,且正收益R>Rb+6%且R>0,收取1.5%/年的管理费率,而超额收益≤-3%,且R≤Rb-6%时,则收取0.6%/年的管理费率,其他情形同样为1.2%/年,

看到了吗?从重规模向重回报发展,从可能的封闭式运作向开放式运作发展,说明我们个人投资者的地位真正上升了,尤其是封闭式运作,我自己真是深受其苦啊!
而且,这个浮动费率管理费都是按前一日基金净值的相关比例每日计提,而不再是提取评价日,也就不会有一放开就下跌的错觉了;
二、沪深300指数当前的可投性
说到沪深300指数,大家都知道它相当于A股的定海神针,每每遇到极端情况下,国家队就会出手,分批购买以稳定市场,而它作为宽基指数,也是小白或者资产配置者喜欢搭配的对象,如今它的指数在3868.18左右,估值适中,且自2024年9月开启行情以来,涨幅23%,这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而交银瑞安的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恒生指数收益率(人民币计价)*5%+中证综合债券指数收益率*25%,即对标沪深300指数,还可以购买港股,港股由于是比较成熟的市场,深受外资欢迎,而南下资金也不断涌入,配置合理,拟任基金经理黄鼎;

三、总结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令人佩服,作为交银新成长混合基金的持有人,也作为价值投资的追随者,我认为当前这个时点推出浮动费率顺应时势,而在这个时期认购交银瑞安基金,指数处于适中位置,如果喜欢资产配置的小伙伴们,可以积极布局,把它当成大盘价值基金的一部分,而对于费率敏感,就像购买衣服喜欢货比三家的小伙伴们,也可以积极尝试购买此类基金,如交银瑞安混合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