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领跑者张韡##汇财友道#创新药行业热度有望持续。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国际化加速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占全球比重突破50%,国产创新药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医保目录调整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创新药提供更宽松的支付环境。技术层面,中国创新药企业在ADC、双抗等前沿领域已具备与全球顶尖水平竞争的实力。
创新药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一方面,政策红利释放、研发效率提升与国际化加速的叠加效应,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创新药企业的海外业务和基金业绩造成一定的冲击。
一、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药占比稳步提升
中国创新药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和占比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及艾瑞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达到6790亿元,预计到2026年突破1万亿元,2027年有望达到1.12万亿元。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创新药在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占比为41%,预计到2026年占比有望达到50%,2027年将达到51%。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创新药市场已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创新药在国内医药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药品销售榜单显示,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药物主导市场,前三名均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中,诺和诺德GLP-1家族的司美格鲁肽(Ozempic、Rybelsus、Wegovy合计)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首次登顶。2024年药王Keytruda(K药)151.61亿美元退居第二,增速放缓至6.6%。中国创新药也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以17.42亿美元的销售成绩位列第46位,成为首个闯入该榜单的国产创新药。
1、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发展
2025年,政策端对创新药行业的多维度支持显著增强。在研发审批提速方面,据国家药监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批准了43个创新药,同比增长近六成,接近去年48个的全年总量。突破性治疗药物和附条件批准等新通道的开启,大幅缩短了创新药的上市周期,让更多优质创新药能更快惠及患者,也为药企节省了时间成本,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支付端同样迎来了重要改革。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亮点十足,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明确支持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和罕见病用药,豁免自费率考核,并纳入商业保险参考范围。这种"医保报基础,商报接高端"的分层支付体系,为高价值的创新药提供了更宽松的支付环境,从而释放其的市场空间。
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的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显示,国家医保局共收到基本医保目录申报信息718份,涉及药品通用名633个,经初步审核,534个通过形式审查。这表明医保对创新药的接纳度正在提高,为创新药的市场放量提供了重要支持。
2、创新药出海加速,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中国创新药正在创造历史。医药魔方的数据显示,我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提升。2015年占比仅有10.8%,2024年达到30.6%,今年上半年占比约47%。随着下半年BD项目持续落地,截至8月8日,这一占比突破50%至52.5%。这也是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爆发的重要原因。
从交易规模来看,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H1 BD总额已达到约660亿美元,超过24全年。从交易数量和金额占比来看,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并且这一趋势在今年加速:全球大药企从中国引进创新药的交易(首付款0.5亿美元以上)占比从2019年的0%迅速提升至2024年的27%,而到今年5月,大幅提升至42%,国产创新药正在快速崛起并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从"主题投资"正式迈入"业绩投资"的新阶段。泽布替尼首次跻身全球药品TOP50,不仅是一次单品突破,更是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一次"升维"。当盈利模型被验证、估值体系被重塑,中国创新药有望从"主题投资"正式迈入"业绩投资"的新阶段。泽布替尼的成功,验证了"中美双报+头对头优效+全球商业化"这一出海路径的可行性。
3、技术创新持续突破,前沿领域竞争优势凸显
中国创新药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尤其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和TCE(T细胞衔接器)等领域,已具备与全球顶尖水平竞争的实力。康方生物研发的依沃西(研发代号:AK112)在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中战胜全球销售"药王"帕博利珠单抗(K药),有望冲击全球300亿美元销售额的市场蛋糕;迈威生物的新药9MW3011更是全球唯一靶向TMPRSS6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药物,展现出中国创新药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能力。
GLP-1领域的竞争也在持续升温。替尔泊肽(礼来公司开发的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药物)以147.34亿美元位列第三,同比增长121.3%,增速居全球之首。其第二季度单季销售额达85.80亿美元,反超司美格鲁肽的80.34亿美元,若维持势头,有望问鼎全年"药王"。这表明中国创新药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开启了药物研发的新篇章。通过AI算法,可以对海量的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快速筛选出潜在的药物靶点,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新技术的应用将催生更多创新药产品的诞生,拓展创新药企业的发展空间。
4、创新药行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尽管创新药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首先,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失败风险高,一旦研发失败,企业的投入将付诸东流,这可能对基金净值产生负面影响。创新药研发通常需要10年为周期,几十亿的投资规模,风险大和收益大是创新药的特点。
其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创新药领域,可能导致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全球市场来看,2025年全球制药巨头竞争加剧,诺和诺德、礼来等聚焦代谢类药物的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优势。
第三,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创新药企业的海外业务和基金业绩造成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对于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基金,汇率风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
此外,政策变动也可能对创新药行业产生影响。虽然当前政策环境对创新药较为友好,但未来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创新药的研发、审批和市场准入。
二、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表现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024344)是把握创新药投资机遇的优质工具。该基金聚焦创新药赛道,采用"A股+港股"双线布局策略,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8.6%,精准卡位具备全球化潜力的龙头企业。基金经理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背景,兼具医药研究和投资经验,其管理的多只医药基金长期位居同类前列。该基金自2025年5月28日成立以来,净值表现优异,截至2025年8月8日,净值增长率达23.67%,显著超越同类平均水平12.60%和沪深300指数7.01%的表现。

基金投资目标:本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以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投资于创新医药主题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谋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投资范围: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上市的股票(含中小板、创业板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上市的股票)、存托凭证、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包括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次级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交换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可转换债券(含分离交易可转债)及其他经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债券或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权证、股指期货、股票期权、国债期货以及法律法规或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但须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投资组合比例:股票资产及存托凭证投资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其中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基金持有全部权证的市值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3%;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和股票期权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以后,基金保留的现金或投资于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的比例合计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本基金所指的现金类资产范围不包括结算备付金、存出保证金、应收申购款等资金类别,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基金投资于创新医药主题上市公司股票资产及存托凭证投资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医药卫生指数收益率5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30%+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20%。
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型基金及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将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1、基金经理背景与管理能力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的现任基金经理为张韡,她于2025年4月10日开始担任本基金基金经理。张韡拥有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硕士背景,兼具医药研究和投资经验,其管理的多只医药基金长期位居同类前列。

张韡具有丰富的证券从业经验,自2014年3月25日起从事证券行业。他管理的多只医药主题基金表现优异,如汇添富医疗服务等,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自张韡接管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基金以来,基金表现显著提升。数据显示,自4月10日新任基金经理张韡接管以来,基金净值增长34.97%,其精准的调仓策略和港股创新药布局成为业绩爆发的关键。
张韡在投资中注重"创新药出海和国产替代是核心投资主线,尤其看好'技术壁垒高、临床价值明确'的企业"。他的投资理念与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能够精准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机会。
2、历史业绩与净值表现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自2025年5月28日成立以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截至2025年8月8日,该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3.67%,同期同类平均增长率为12.60%,沪深300指数增长率为7.01%。这表明该基金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从长期业绩来看,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基金(该基金的A类份额)的表现也相当亮眼。截至2025年6月13日,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基金净值达1.7708元,近一周涨幅高达5.61%,远超同类98.82%的产品表现。近一年夏普比率1.2(超越93.71%同类),显示其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能力突出。
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类份额在报告期内表现出色,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过去三个月,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65%,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65%,超出17.00%;过去一年,A份额净值增长率34.0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8.63%,超出15.46%。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A份额净值增长率65.88%,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4.98%,超出70.86%。C份额自生效起至今,份额净值增长率5.2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1.18%,超出4.08%。
2025年二季度,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221,465,395.31元,本期利润达1,310,361,112.21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为0.2966;C类份额本期已实现收益17,816,507.55元,本期利润61,724,808.17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167。两类份额在本季度均实现了较好的盈利表现。
3、资产配置与持仓结构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采用"A股+港股"双线布局策略,充分把握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截至2025年6月30日,基金总资产9,492,521,616.36元,其中权益投资8,589,995,135.36元,占比90.49%,全部为股票投资。固定收益投资1,210,179.48元,占比0.01%,为国家债券。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843,783,212.79元,占比8.89%,其他资产57,533,088.73元,占比0.61%。
从行业分布来看,基金的投资高度集中在医疗保健相关行业。境内股票投资组合中,制造业公允价值5,140,278,408.68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55.42%。港股通投资股票投资组合中,医疗保健行业公允价值3,449,716,726.68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37.19%。整体来看,基金股票投资集中在与医疗保健相关的行业领域。

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8.6%,精准卡位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覆盖恒瑞医药(10.22%)、百济神州(7.26%)、科伦博泰生物(5.19%)等具备全球化潜力的龙头。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前十股票涵盖了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知名医药企业。其中,科伦博泰生物-B占比9.61%,信达生物占比8.96%,恒瑞医药占比8.27%。
4、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采用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以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在科学严格管理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投资于创新医药主题相关的优质上市公司,谋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

报告期内,基金对组合的重仓方向、结构、个股调整不多。创新药主线表现较好,中国创新药在license out deal占比持续提升,产业调研显示趋势有望延续,新药研发的优势开始吸引全球关注,有望在3-5年转化为全球销售额,打开新成长空间。内需持续回暖,医药行业监管常态化,国内医疗需求和行为逐渐修复,2025年产品型企业迎来恢复性增长,且各项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政策持续落地。基金坚守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pharma和biotech)以及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两个方向布局。
张韡在季报中强调,创新药出海和国产替代是核心投资主线,尤其看好"技术壁垒高、临床价值明确"的企业。从持仓行业分布看,医药生物占比超80%,其中创新药及器械龙头占主导,契合行业技术升级方向。
三、创新药赛道投资策略与机遇展望
1、长期配置为主,把握行业成长红利
创新药行业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应采取长期配置策略,分享创新药行业的成长红利。数据显示,自2019年成立以来,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表明长期投资创新药主题基金可以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2、多元布局,分散投资风险
创新药行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研发失败、市场竞争等风险。投资者应在不同细分领域进行多元布局,降低单一行业或公司的风险。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通过"A股+港股"双线布局,既把握A股龙头的业绩确定性(如恒瑞医药),又挖掘港股生物科技的估值弹性(如百济神州),这种策略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
3、聚焦龙头企业,把握确定性机会
创新药行业竞争激烈,龙头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投资者应聚焦于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把握确定性机会。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占比48.6%)精准卡位这一趋势,覆盖恒瑞医药(10.22%)、百济神州(7.26%)、科伦博泰生物(5.19%)等具备全球化潜力的龙头。
4、关注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机会
政策对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机会。2025年,政策端对创新药行业的多维度支持显著增强,包括研发审批提速和支付端改革等。这些政策变化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5、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创新药行业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特征,投资者应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数据显示,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但投资者也应认识到,这种短期表现可能不可持续,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四、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创新药出海将成为主流趋势
中国创新药出海将继续加速,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据显示,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在全球的占比逐年提升,2015年占比仅有10.8%,2024年达到30.6%,今年上半年占比约47%。随着下半年BD项目持续落地,截至8月8日,这一占比突破50%至52.5%。

中国创新药出海已从"主题投资"正式迈入"业绩投资"的新阶段。泽布替尼首次跻身全球药品TOP50,不仅是一次单品突破,更是中国创新药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一次"升维"。当盈利模型被验证、估值体系被重塑,中国创新药有望从"主题投资"正式迈入"业绩投资"的新阶段。
2、技术创新将持续突破,前沿领域竞争加剧
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前沿领域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国创新药在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和TCE(T细胞衔接器)等领域,已具备与全球顶尖水平竞争的实力。
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通过AI算法,可以对海量的生物数据进行分析,快速筛选出潜在的药物靶点,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新技术的应用将催生更多创新药产品的诞生,拓展创新药企业的发展空间。
3、政策支持将持续深化,行业发展环境优化
政策支持将持续深化,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亮点十足,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明确支持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和罕见病用药,豁免自费率考核,并纳入商业保险参考范围。这种"医保报基础,商报接高端"的分层支付体系,为高价值的创新药提供了更宽松的支付环境,从而释放其的市场空间。
此外,研发审批提速也将继续推进。据国家药监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批准了43个创新药,同比增长近六成,接近去年48个的全年总量。突破性治疗药物和附条件批准等新通道的开启,大幅缩短了创新药的上市周期,让更多优质创新药能更快惠及患者,也为药企节省了时间成本,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4、行业整合将加速,龙头企业优势凸显
随着创新药行业的发展,行业整合将加速,龙头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研发实力、市场渠道和资金优势的龙头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会。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覆盖了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等具备全球化潜力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整合中将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5、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创新药行业的新增长点。除了传统的自主研发和销售模式外,License-out(对外授权)、合作研发、并购整合等商业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三生制药与辉瑞的重磅交易创下了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的新纪录(12.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60亿美元总额)。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将为创新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支持。
五、创新药赛道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创新药赛道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我认为,未来3-5年将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关键发展期,行业将经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创新药企业将面临全球竞争加剧、研发成本上升、监管要求提高等挑战。但同时,也将迎来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创新加速等发展机遇。
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应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政策变化,理性看待短期波动,坚持长期投资理念,通过专业的基金产品如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基金,分享创新药行业的成长红利。
医药始终是能够创造价值,值得“拿住”的赛道。即便短期政策带来市场情绪和预期的扰动,但14亿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都将为医药行业的持续增长带来确定性。不在无人问津处转身离去,才有可能在人声鼎沸时立于人群。

震荡行情让人时喜时悲,时而想加仓时而想减仓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状态。不少人在客观诊断完产品后,对于接下来该如何操作,仍然是一片迷茫。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定投了。 一方面定投相对省心,不需要每天关注市场行情是否适合买入;另一方面,定投给了我们掌控的感觉,借助定投我们实现了逐步加仓、分批买入,有时候还会有降低买入平均成本的效果。医药行业更加适合用定投的方式参与,这样能够让我们的整体投资体验感更好。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这样的基金不仅是配置资产,更是参与一场改变人类健康命运的伟大征程。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上医治未病”,创新药正是现代医学“治未病”的利器,而广发基金这样专业的投资机构则是这场健康革命的同行者。@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A(OTCFUND|006113)$$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C(OTCFUND|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