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13 21:35:04 天天基金iPhone版 发布于 天津
债券基金能否成为资产配置的稳定基石?

#存款利率破1,如何守护钱袋子?#什么都在涨价,利息却越来越低。“降息潮”下,稳健投资如何“反躺平”?面对不断下行的利率环境,大家或许既不甘于在低息资产中“躺平”,又担心冒险追求高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那稳健投资该如何“逆袭”呢?


首先是投什么,其实经历了最近几年市场的大幅波动,相信很多朋友都真正意识到了“行稳才能致远”。尤其是在考虑持仓配置时,应该以稳为主,先打好基础,然后再找机会谋求进攻,这样胜率才会更好。


像是纯债基金,只买债券,不买股票,也不买可转债,所持有的都是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亏损风险较小,一般是过程会有窄幅波动,但是从历史看基本是沿着一定的斜率往上走。从过去十年的表现可以看出,债券资产的波动和回撤明显低于股票资产。在组合中加入一部分债券资产,可以通过两者的低相关性有效降低波动,是投资人资产配置的好帮手。


纯债基金里面可以再细分,分为长债基金和短债基金。长债基金里面主要是买长债,也是指一年以上才到期的债券,特别是那些还有3年、10年、甚至20年才到期的债券。因为到期时间长,所以预期收益率高,比较优秀的长债产品能做到4%-6%的年化收益率。但同时,它的波动也很大。而短债基金波动很小,预期收益就要低一些。因此在买长短债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钱要在啥时候用。


如果你要买长债基金,那么这笔资金最好是中长期不用,如果你要买短债基金,想看到效果,起码也得三个月以上不用,也就是买债基最好是用闲钱来买,频繁的操作会让投资收益大打折扣。


以我个人为例,我是对理财收益有较高期待的,希望跑赢通胀和普通理财产品,并且也能理解短期波动是正常现象,那么中长债型基金的性价比或许值得考虑,主要原因是回报率相对占优。有机构统计,中长期纯债基金自2014年以来,年年保持正收益,最高的是2014年,平均年化收益达到12.61%。最低的是2022年,平均年化收益为2.16%。过去10年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为4.94%。


而新基金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A:024308,C:024309),同样属于是长债类债券型基金,本基金专注纯债投资、多重策略挖掘债市机会。在产品运作上,新基金设定了30天的份额锁定持有期,持有到期后可自由赎回。持有期设定不仅有利于基金经理借助封闭期的运作优势,保持投资策略的稳定性,专注挖掘长期价值,更能减少投资者的投资成本,预防“追涨杀跌”,达到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佳的投资体验。而且时间越长,这种优势体现的越明显。


债券投资更重视细水长流的持续累积,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已然成为检验基金经理投研能力的“练兵场”。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债券的拟任基金经理王宇飞,正是这样一位“历经考验”的固收战将。王宇飞有丰富的利率债和信用债投资经验,擅长久期策略、杠杆策略、收益率曲线策略,他当前在管产品东财瑞利债券,截至6月13日,近一年收益为5.75%,任职1年又309天,任职回报为8.75%,最大回撤仅为0.97%。


总结,债券市场长期呈现“牛长熊短”特征,债券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始终是存在的,债券基金在资产配置中可是稳定基石的角色。它能帮助你分散风险,还能在市场下跌的时候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希望为投资组合增加“压舱石”的投资者,如果你的投资组合中已配置了股票、黄金等资产。并希望寻找收益稍高、相关性较低的资产来平衡风险,中长债型基金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东财基金

$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A$

$东财30天滚动持有债券发起式C$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