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14:16:59 股吧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下一站,港股通高股息

01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在其著名的论文《就业市场信号》(Job Market Signaling)中提出了信号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优质主体会通过付出一定成本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关于自身真实价值的可靠信号。

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正是上市公司向市场发出的强力信号。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能够持续、稳定地派发高额股息,本身就是企业综合实力的强有力证明。

分红是公司用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并且长期持续的分红难以伪造。好公司发出分红信号的难度相对低,而业绩不佳的公司要通过分红证明自己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在红利资产过去几年的强势表现之后,很多人担心红利策略也只是短期的风口。但横向比较来看,在美国、英国、日本等成熟的资本市场,红利策略都不是昙花一现的短期风口,长期看是能穿越经济周期的。

能保持长期、稳定、较高水平的股息率,意味着相关公司兼具较好的盈利能力、较低的估值水平和较强的分红意愿。对于红利投资而言,通过分红赚钱只是表象,本质上是通过分红信号找到了一批善待股东的好公司,最终因为投资了好公司而赚钱。

红利和高股息策略穿越周期的内在价值逻辑,正是一种基于信号理论的价值发现过程,分享的是一批优质企业的长期内生性增长价值。


02

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持股超过5%)已经变成了见惯不怪的事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年初至7月21日,10余家险资已合计披露20次举牌公告,已经追平2024年全年水平。而在2021-2023年,险资举牌A股和H股的次数分别是1次、5次和6次,三年加起来还不及今年以来的数量。

从险资举牌标的所处行业来看,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此外还有公用事业、能源、交通运输等行业股票,均具有明显的高股息特征。

险资密集举牌,是负债端高增与资产端困境共振的结果。负债端,2023年以来增额终身寿险等传统险产品热销,带动保费快速扩张,形成大量新增配置需求;资产端,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险企面临利差损和“资产荒”的双重压力,亟需寻找久期匹配、收益相对稳定的资产,举牌红利和高股息便成为缓解资产负债压力的重要选择。

新会计准则(IFRS 9)的实施,深刻改变了险资的资产配置逻辑。根据该准则,保险公司可以将其长期持有的权益投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或“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这样股票市值的日常波动不会计入当期利润表,避免了因市场短期震荡对利润造成冲击。

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凸显。截至7月3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7%左右的历史低位,传统高收益稳健类资产日益稀缺。而同期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分别为5.8%、4.5%,其相对吸引力空前凸显。对险资这类追求长期稳定现金流的机构投资者而言,配置高股息资产相当于以“类债券”的成本获取股票的潜在增值空间。(数据来源于Wind)


03

港股市场,是全球资本配置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025年上半年,港股通累计成交金额为4.8万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0%。这个信号的背后,是港股市场独特的估值体系、产业禀赋以及全球流动性预期的共同驱动。

从资产维度看,港股市场囊括了众多中国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电信、能源、基建、金融等领域中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央国企在此上市,它们普遍具有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裕、资本开支较少的特点,是高股息策略的天然标的。

同时,港股市场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投资中国新经济的稀缺渠道,例如互联网科技巨头、领先的生物医药公司以及新兴消费品企业,在经历了高速扩张期后,正逐步迈入成熟期,开始将股东回报作为重要战略,纷纷开启分红和大规模回购。

从估值维度看,港股市场长期处于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恒生指数PE为11.3倍、PB为1.2倍,同期标普500的PE和PB分别为28.0倍和5.2倍,富时100的PE和PB分别为19.7倍和2.0倍。以更低的价格买入同样优质的资产,意味着更高的潜在回报率和更低的下行风险。

从全球宏观环境来看,美联储或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降息周期,从而修复国际市场流动性。在这样的假设下,国际资本为了追求更高收益,有望从美国市场流向港股市场这样的估值洼地,带来估值修复机遇。

估值洼地提供了一定的安全边际,产业结构提供了优质标的,而未来的流动性预期则提供了市场的想象空间。这三重因素的叠加,共同构成了当前布局港股高股息资产的黄金窗口期。


04

一个策略是否真正有效,历史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维度。作为港股高股息策略的代表,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930914)的长期表现优异,向市场发送了明确的信号。

该指数从符合港股通条件的香港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3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采用股息率加权,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连续分红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自2014年11月14日(指数基日)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为247.6%,年化收益率为12.4%

股息率表现上,相较于全球主要市场,港股市场本身就具备明显的高股息特征。截至7月31日,恒生指数股息率为3.2%,显著高于标普500的1.2%和富时100的1.9%。而港股市场红利股的股息率则更高,例如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股息率大部分时间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运行,近5年日均股息率在8%附近

指数的良好走势主要归功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持续较高的高股息,它构成了回报的基石,在市场调整时提供了缓冲垫;另一方面是成份股自身的经营韧性和估值修复,在市场回暖时贡献了一定的弹性。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帮助其成功穿越市场周期。

7月28日起,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A类024227,C类024228)开始发行,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高效的投资工具,一键布局港股市场具有代表性的一揽子高股息资产。

05

早在红利策略成为市场“显学”之前,东方红指数与多策略团队就在红利投资这一方向上长期深耕,并将股东回报作为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维度。

“价值投资”是东方红资产管理的一面旗帜,而指数与多策略团队对红利的关注和深耕,正是基于一以贯之的价值投资哲学。团队认为,持续稳定的分红能力,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内在价值的外在显现。理念上的高度契合,使得团队在红利投资领域具备了天然的基因。

在2020年4月,东方红指数与多策略团队就与中证指数公司合作,定制发布了东证红利低波指数(931446)。在该指数的编制上,融入了东方红指数与多策略团队对红利投资的深刻洞见,不仅关注股息率高低,更注重分红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财务质量、经营业绩等指标进行综合筛选。

截至目前,团队建立了覆盖指数化与主动管理的红利产品线。在指数基金上,东方红指数与多策略团队以东证红利低波指数为标的,布局了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A类012708,C类012709)。在主动管理领域,团队发行了东方红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基金(A类021650,C类021651),通过深度基本面研究,精选具备持续分红能力和增长潜力的个股,以主动量化方式挖掘红利投资机遇。

经过多年的投资实践,东方红指数与多策略团队在红利的投资逻辑、估值体系、周期位置判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在多类型产品投资上获得的宝贵体感和深刻认知,会反过来滋养其对指数基金的理解和运作,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是一只股票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是指数型基金,具有与标的指数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标的指数为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代码:930914、930915)。本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包括港股通标的股票、债券回购、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期权、资产支持证券、科创板股票、北交所股票、存托凭证、参与融资、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等)的风险、基金模式转换的风险、本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本基金特有风险主要是指数化投资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标的指数值计算出错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风险等。东方红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为指数基金,标的指数为中证东方红红利低波动指数(代码:931446)。本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包括债券回购、股指期货、股票期权、资产支持证券、科创板股票、存托凭证、北交所股票等)的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本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本基金特有风险主要是指数化投资风险,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的风险、标的指数值计算出错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成份股停牌风险等。东方红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基金是一只混合型基金,其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本基金的特有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风险、发起式基金自动终止的风险、本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和其他风险等。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前述文件更新内容。基金的风险等级评级结果请以销售机构的评级为准,请投资者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相匹配的风险等级产品。上述基金由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