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配置诊疗室#
【投教小问题】
定投是否可以分散投资风险?A. 可以
B. 不可以
我选择A. 可以。
近期创新药的走强既存在强基本面因素支撑,也不乏资金面驱动——部分欠配创新药的资金产生踏空焦虑,“FOMO”情绪成为行情阶段性加速的重要力量。在短期波动思维下,板块的容错率随着交易拥挤度提升开始下降,在“守住胜利果实”的心态下,部分资金逐渐选择止盈。中长期维度来看,依然看好低利率环境下创新药BD出海进入商业收获期,板块中枢上移,基本面优质的创新药标的将获得显著超额。
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将生物医药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例如,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此外,各地也积极响应,如天津市在2025年2月出台了25条举措,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医药板块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投资者指明了方向。
2、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需求增长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慢性病、退行性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将上升,从而带动医药市场的扩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高质量医疗服务和创新药物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3、科技创新推动行业进步
医药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创新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药行业的创新活力也在不断迸发。基因疗法、细胞药物等前沿技术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为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带来了新的希望。此外,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也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提升了研发效率。这些科技创新不仅为医药企业开辟了新的业务增长领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
近期,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加强对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
1、研发支持: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
新政为打通创新药研发端堵点,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医保数据开放与资本供给双管齐下,有望降低创新药企研发试错成本与融资压力。

2、准入优化:双目录驱动市场放量。
新政提出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与商保创新药目录双轨制。双目录并行有望突破医保总量限制,打开价格天花板,提升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溢价空间。
一方面,医保目录立足“保基本”,优化续约规则,对销售超出预期或新增适应症的品种,通过谈判调整支付标准时降幅不高于简易续约规定,稳定企业预期。
另一方面,首创商保创新药目录,纳入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医保保障范围的高价值药品,协商确定结算价,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机制。
3、临床应用:破除终端使用壁垒。
全面优化市场准入流程,一系列举措彻底打通进院堵点,提升支付灵活性,临床放量周期有望进一步缩短,创新药终端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支付扩容:多层次保障体系成型。
国务院明确到2030年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除了政策利好,创新药产业端也释放出积极信号。
从供给端看,2024年,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超1200亿元。得益于药企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的数量显著提升。新政有望进一步提高创新药的回报和可及性,减少研发资源错配,预计将使创新药研发效率大幅提升。
从需求端看,国家医保局近期公布了调整方案,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有望在今年落地;同时,医保基金继续加大对于创新药的支付力度,纳入医保的创新药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峰值或也将随之提升。
有机构研究表示,中国创新药市场产业逻辑向上,叠加政策支持和出海突破,行业前景广阔,预计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或将由2024年的近5500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突破20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或将高达24.1%。
一、创新药板块未来投资价值
1.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创新药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政策暖风频吹:2025年6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创新药进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创新药商业化提供支付保障 。同时,国家医保局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简易续约"和"非独家药品竞价"等规则降低企业谈判成本,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 。
国际化政策红利:药监部门与FDA、EMA互认临床试验数据,加速创新药出海审批流程。2025年国产创新药海外上市数量预计增长50%,信达生物PD-1美国销售额占比将突破25% 。此外,"丙类目录"作为创新药支付的新渠道,将纳入30-40款高值药物,通过"医保+商保"分层支付,解决49%的现金支付痛点,预计2030年商保对创新药支付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

2. 行业趋势向好,业绩拐点已现
业绩持续增长:港股创新药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485.3亿元,同比增长17.3%。2025年Q2,头部企业如康方生物、信达生物营收增速分别达50%和30%-40%,部分企业已实现扭亏为盈 。
国际化加速: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授权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占全球同类交易总额的30% 。2025年,石药集团与Madrigal订立最高20.75亿美元的独家授权协议,三生制药与辉瑞签订的PD-1/VEGF双抗许可协议金额超60亿美元 。这些交易不仅带来丰厚首付款,更将推动创新药企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7%(远高于A股11%) 。
技术突破赋能:AI技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如mRNA疫苗研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降低研发成本(单抗体研发成本降至50万,行业平均200万),提升临床成功率(AI辅助的临床试验设计使II期成功率提高至42%,传统模式28%) 。科伦博泰TROP2-ADC药物因AI优化入组标准,获批时间提前9个月,体现了技术赋能的显著效果。
3.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显著修复空间
估值优势明显:截至2025年6月底,港股创新药指数动态PE为27倍,不足3个月前的一半,处于近十年10%分位点 。PS仅为3.2-3.6倍,显著低于A股同类指数(PE 80倍,PS 6.5倍)。
美债利率下行周期:当前美债利率3.2%,预计2025年将下行至2.5% 。港股创新药行业对美债利率敏感度更高(=0.78 vs A股 0.42),在降息周期中估值扩张空间更大。
板块独立行情特征: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的30日相关性降至0.32,显示其已形成独立行情特征。2025年截至6月30日,该指数年内涨幅达58.95%,在全市场1599只有产品跟踪的股票/债券/商品/外汇/多资产等指数中排名第一。
二、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基金基本特性
1. 跟踪标的与成分股构成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通过投资于目标ETF(159567),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截至2025年7月29日,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35%,包括信达生物(11.85%)、药明生物(9.82%)、百济神州(9.14%)等港股创新药龙头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包含约15%权重的CXO(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如药明生物、药明康德等,这与部分已剔除CXO的同类产品形成差异化。
2. 费率结构与成本优势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的费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
C类份额:0申购费,持有满30天免赎回费,适合短期持有和定投策略
年化总费率:0.8%(管理费0.5%+托管费0.1%+销售服务费0.2%)
交易便捷性:场外交易,无需证券账户,适合普通投资者
与同类产品相比,银华C类份额的费率结构具有明显优势。
3. 基金经理能力与管理团队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由基金经理马君管理:

管理经验丰富:从业12年,管理规模超300亿,擅长ETF精细化运作。
跟踪误差控制:管理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年内跟踪误差仅0.35%,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前5%。
风控能力突出:采用AI算法+基本面筛选,动态调整股债配置比例,在2024年港股医药板块剧烈波动中,最大回撤控制在-8.22%,显著优于同类。
三、基金未来投资性价比
1. 精准卡位创新药核心赛道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通过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精准布局港股创新药核心赛道:
创新药含量高:成分股中创新药企业占比高达88.24%,CXO仅占11.44%,疫苗占0.32%。

龙头集中度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35%,龙头属性突出。
国际化布局:35%成分股实现海外营收,这一比例是A股同类指数的2.3倍。

业绩表现强劲:2025年截至6月30日,指数年内涨幅达101.33%,在全市场同类指数中排名第一。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成立仅3个多月便拿下了46.77%的收益回报,也是位于同类前列,拥有非常好的投资前景。
2. 金牛老将+量化赋能的管理团队
基金经理马君从业12年,管理规模超300亿,具有丰富的指数基金管理经验 。其团队采用AI算法+基本面筛选的量化策略,动态调整配置比例,在2024年港股医药板块剧烈波动中展现出卓越的风控能力,最大回撤控制在-8.22%,显著优于同类产品。
3. 低成本捕捉港股红利
C类份额优势:0申购费、持有满30天免赎回费的设计,特别适合定投策略 。按年化15%收益测算,相较A类份额可节省约0.4%的成本损耗。
低跟踪误差:管理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年内跟踪误差仅0.35%,显著低于广发同类产品(误差4.48%) ,这意味着投资者能更精准地获取指数收益。
透明度高:作为ETF联接基金,每日公布PCF清单,持仓可见度达95%以上,有效规避"风格漂移"风险 。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作为布局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工具,具有费率优势、精准跟踪和管理团队专业能力等亮点。在创新药板块政策红利、业绩拐点和估值修复的三重驱动下,该基金可作为投资者布局港股创新药的优质选择。
投资价值展望:
1. 业绩持续释放:随着创新药出海加速、医保支付改革深化,港股创新药企业盈利拐点已现,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2. 估值修复空间: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动态PE仅27倍,PS约3.2倍,具备显著修复空间 。
3. 美债利率下行红利:在美债利率下行周期中,港股创新药板块作为利率高度敏感行业,将受益于融资环境改善,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
4. 国际化布局优势:港股创新药企业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领先,半数以上企业收入来自海外,未来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
四、创新药板块迎来“三周期共振”,021031是高效布局工具
板块逻辑:政策(国内支付改革)+技术(全球竞争力)+资金(外资回流)三周期共振,创新药从题材炒作进化为业绩主线。
基金选择: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 :023929 C :023930)凭借高纯度、低费率、强弹性的特质,成为普通人布局港股创新药的最优工具,建议通过定投策略平滑波动,长期持有分享行业红利。
五、创新药大时代,如何选择“正确姿势”?
2025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从“模仿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质变,市场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成为普通投资者分享行业红利的“最佳入场券”。然而,投资需兼顾收益与风险,方能在创新药大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值。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是最不容错过的“黄金窗口”。

如果有一定的投资经验,以定投为工具投资权益市场,慧定投或是止盈定投这个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选择。定投需要的是细水长流,希望各位投资者都能够收获自己的那份微笑曲线的后半程。
前瞻后市,创新药或将是未来确定性较高的关注主线。看好创新药赛道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 :023929 C :023930)分享创新药产业成长带来的红利。@银华基金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3929)$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930)$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OTCFUND|015641)$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C(OTCFUND|015642)$
$银华混改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A(OTCFUND|005519)$
$银华混改红利灵活配置混合发起式C(OTCFUND|02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