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配置诊疗室#
投教小问题答案选择:A.可以。
2025年已经悄然走过一半,在投资领域,市场的风云变幻时刻牵动着投资者的心。站在下半年的起点,回顾上半年,市场环境可谓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都让投资决策变得愈发艰难。然而,危机与机遇并存,在这看似混沌的市场中,我敏锐地捕捉到了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潜力,并果断选择上车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
一、创新药行业前景广阔
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创新药行业正站在黄金发展期的起点。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创新药物的需求与日俱增。无论是常见的慢性疾病,还是各类疑难杂症,患者都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为创新药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医药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的出现,为创新药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道路,让创新药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再把目光聚焦到国内,我国政府对创新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大。2025年,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构建起“基本医保保基本 + 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的双轨支付体系,还明确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范围 ,这从政策层面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创新药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研发,无需过度担忧价格竞争和医保谈判带来的利润压缩问题。同时,证监会重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药监局压缩临床试验审评周期至30日,大大加快了创新药企业的上市进程和新药的研发上市速度,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的独特优势
在众多创新药投资标的中,我之所以选择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是因为它有着诸多吸引我的亮点。
从投资标的来看,它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精选港股通范围内研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的50家企业,前十大权重股占比62%,涵盖了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细分领域龙头,这些企业在创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是创新药行业的领军者,投资它们,就相当于抓住了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指数编制规则强调“研发投入 + 国际化”双维度筛选,剔除仿制药占比超50%的企业,确保了成分股的高质量,让我们投资更放心。
从流动性方面考虑,该基金通过联接ETF(159567)间接投资,其标的ETF近一个月日均成交额超2亿元,规模突破39亿元,在同类产品中流动性领先。这意味着在我需要资金周转或者想要调整投资组合时,可以更便捷地进行买卖操作,不用担心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无法及时成交。
在费用结构上,它也具有明显优势。年管理费0.5% + 托管费0.1%,显著低于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C类份额设计灵活,持有7天以上免赎回费,这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长期来看,这些节省下来的费用能够在复利的作用下,为我的投资收益带来可观的提升。
三、当前投资时机的分析
选择在下半年上车,我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降息预期逐渐升温。创新药作为利率敏感型行业,降息将刺激行业融资环境改善,企业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这无疑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而且,降息还会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创新药作为高beta板块,有望率先受益,迎来估值重塑,进入景气周期。
从行业自身发展来看,2025年下半年有多个重要的学术会议和临床数据读出节点。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8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ESMO,9月)、世界肺癌大会(WCLC,9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CSCO,11月)等会议将陆续举办,预计会披露中国创新药的关键数据。如果相关创新药公司在双抗、ADC、CAR - T等领域的产品数据公布PFS/OS显著优于国际竞品更新,将会继续推动管线价值重估,提升创新药企业的市场价值,也为我们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综上所述,基于对创新药行业前景的坚定看好,以及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自身的优势和当前良好的投资时机,我毅然选择在下半年上车。当然,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港股通机制下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部分成分股日均成交额不足千万港元;汇率波动也会对基金净值产生影响;政策执行方面,丙类目录的商保支付落地进度也可能低于预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行业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合理配置资产,就能够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分享创新药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银华基金
#大牛市真的要来了吗?# #治理内卷式竞争!国资委带头反内卷# #药品“反内卷”?医保局优化集采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