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vs创新药#
先回答问题定投是否可以分散投资风险?答案是A.可以。
在当今科技与医疗迅猛发展的时代,AI与创新药行业都是吸引眼球的所在,吸引并且不断的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AI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在各个领域掀起了变革的浪潮;而创新药行业则肩负着攻克疑难病症、改善人类健康的重任,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在在这两者之间,我还是更为看好创新药,那么我为何选择创新药,为何创新药行业更具投资价值?且听我细细说来。
先看AI行业,以美股C3.ai, Inc.(代码AI)为例,在2025年6月9日美东时间16:00收盘时,其股价为25.86美元,较昨日下跌0.09美元,跌幅0.35%,当日开盘价26.205美元,最高价26.68美元,最低价25.8美元,换手率4.35%,市盈TTM为-11.56 ,成交量514.43万,成交额1.34亿,总市值34.33亿。虽然AI行业发展迅速,但其股价波动较大,且部分企业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如C3.ai, Inc.的负市盈就反映出其目前可能面临盈利困境,这无疑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相比之下,创新药行业有着诸多显著优势,使其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投资选择。
政策层面,2025年多项重要会议明确将“优化药品集采政策”与“支持创新药发展”列为重点方向。通过强化质量评估、健全价格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为创新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从实际成果来看,2024全年,药审中心共计批准48款1类创新药品种上市,远超市场预期,充分彰显了政策对创新药行业支持的持续性与有效性。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首次将创新药纳入国家战略,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从研发、审批到支付端给予全链条支持。国家医保局也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这一系列政策利好,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其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从企业经营角度,众多创新药企业的业绩实现了重大突破,成功告别亏损走向盈利。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产品被纳入医保后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多授权。我国创新药企业在与海外同行的激烈竞争中,展现出了顽强的韧性。例如,一些企业的创新药在海外市场获得高度认可,成功进入多个国家的市场,这表明我国创新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正不断增强。以三生制药为例,其PD-1/VEGF双抗以60.5亿美元授权辉瑞(首付12.5亿美元),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暴涨32%。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创新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所实现的价值飞跃,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典范。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提升自身研发实力和产品质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优异成绩,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市场估值方面,尽管今年创新药,特别是港股市场的创新药指数表现强劲,但创新药指数目前的估值依然处于最近5年估值的43%的分位数上,这意味着其仍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创新药行业的这种估值水平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入场机会,未来的增值空间值得期待。
创新药行业的周期性相对较弱,不少创新药龙头公司展现出了穿越牛熊的强大能力。这主要得益于它们顶尖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满足市场对治疗疑难病症的迫切需求。以恒瑞医药为例,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成果丰硕,即使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期,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业绩增长,稳居行业前列。这种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性为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可靠的投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