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选国泰#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红利Plus时代,现金流策略如何重塑投资逻辑?」
在资本市场的长期博弈中,投资者对收益确定性的追求从未停歇。传统红利策略凭借高股息特性成为防御配置的“压舱石”,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企业盈利模式变迁,一种更注重底层现金流质量的投资逻辑正悄然崛起——这便是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的“红利Plus”策略。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联接A基金,正是这一策略的典型代表。
一、现金流指数与红利指数的本质
现金流指数与红利指数虽同属价值投资范畴,但其底层逻辑存在显著差异。红利指数以股息率为筛选标准,侧重企业历史分红记录,这使得金融、煤炭等传统高股息行业占比超40%。然而,这种“结果导向”的筛选方式可能纳入盈利质量不佳的“价值陷阱”企业,例如部分依赖负债维持分红的公司。
相较之下,现金流指数采用“源头筛选”逻辑,以自由现金流率(FCF/EV)为核心指标,剔除金融地产等现金流复杂行业,聚焦能源、消费等现金创造能力强的领域。例如,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前五大行业为石油石化(24%)、煤炭(16%)、家用电器(11%)等,这些行业凭借资源稀缺性或品牌壁垒,长期维持充沛现金流。更重要的是,现金流指数不仅关注分红,还涵盖股票回购等股东回报方式,更全面反映企业价值释放潜力。
从历史表现看,现金流策略的长期回报优势显著。自2013年基日至2024年底,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年化收益率达20.14%,累计涨幅602.17%,远超中证红利指数的13.60%和287.57%。这种超额收益源于其“高现金流+合理估值”的组合特性,以及动态捕捉基本面变化的调仓机制。
二、$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A$的投资价值
国泰现金流ETF联接A紧密跟踪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其投资价值体现在三大维度:
1. 精选现金流王者,构建抗波动堡垒
指数成分股筛选标准严苛:不仅要求自由现金流和企业价值均为正,还需连续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确保长期财务健康。在此基础上,指数进一步剔除流动性不足的个股,并采用自由现金流额加权,使权重向现金流创造能力最强的企业倾斜。这种优中选优的策略,使得指数成分股平均市值超1200亿元,远高于同类现金流指数,在市值管理新规下更易通过分红回购兑现价值。
2. 央国企与大市值双重护航,强化防御属性
指数成分股中,央国企占比约64%,这些企业凭借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商业模式稳定性突出,自由现金流充沛。例如,能源板块企业受益于资源稀缺性,现金流波动率显著低于周期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大市值风格(1000亿以上市值占比近70%)使其更能容纳险资等中长期资金进出,在市场波动时展现更强的流动性优势。
3. 月月评估分红机制,重塑持有体验
区别于传统基金的年度分红模式,国泰现金流ETF联接A施行“月月评估分红”,每年最多可分红12次。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当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或可供分配利润为正时,即触发分红。以2025年为例,该基金已在3月、4月分别实施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0.029元/10份基金份额。这种灵活的现金流分配方式,既满足投资者对定期收益的需求,又通过及时落袋为安降低持有风险。
三、当前行情下的配置逻辑
2025年A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结构分化”特征,政策与资金面的双重驱动为现金流策略提供了沃土:
1. 政策红利释放,现金流质量受空前重视
新“国九条”明确将现金流质量纳入上市公司评价体系,鼓励企业通过分红回购回报股东。与此同时,市值管理新规推动大市值公司提升分红意愿,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成分股作为“现金奶牛”,有望成为政策受益的核心标的。
2. 资金面结构性宽松,防御资产受青睐
险资、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其对安全性与流动性的要求与现金流策略高度契合。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已提升至18%,其中现金流稳定的能源、消费板块成为配置重点。此外,外资回流趋势下,自由现金流充沛的龙头企业亦受海外资金青睐。
3. 行业轮动背景下的防御性机会
当前市场热点围绕科技与军工展开,但资金流向显示,计算机、电子等板块出现显著净流出,部分资金转向银行、能源等防御性领域。国泰现金流ETF联接A的行业分布(石油石化24%、煤炭16%)恰好覆盖了这一趋势,在能源价格中枢上移与政策支持能源安全的背景下,相关企业现金流有望进一步改善。
测评总结:
在“高质量发展”与“稳增长”并重的宏观环境下,现金流策略正从边缘走向主流。$国泰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ETF发起联接A$凭借聚焦自由现金流的底层逻辑、大中市值央国企的持仓结构,以及月月评估分红的创新机制,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周期的“安全垫”。无论是追求长期稳健收益的机构投资者,还是需要定期现金流的个人投资者,这一工具都值得纳入核心配置。@国泰基金 @心绪飞翔 @稳健盈利复利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