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盘收出一颗震荡十字星,收盘点位和上周五几乎持平,而今天上午就直接高开高走。这说明啥?市场下跌空间有限!而且,这一轮调整既没放量,也没出现大量抛压,反而是通过连续震荡来寻找支撑。所以,目前来看,3350点附近大概率是这波调整的“地板价”,现在市场正等着20天均线跟上来蓄力。这种调整属于典型的“强势调整”,说明行情还没走完,我觉得接下来创新高、冲击3400点不是没可能!
这时候该咋操作?我的建议是:持仓别慌,可以高抛低吸降低成本,但仓位控制在半仓左右更稳妥。
而且,市场要真正启动,我觉得还得看科技股的表现。目前科技股还没调整到位,预计再有两三天就能见分晓了。一旦科技股企稳,加上成交量放大,3400点指日可待!想抓住这波机会又怕选错股?不如换个思路——借基入局。我自己最近就上车了一只新基:$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023898)!
科创综指:硬核科技的“全景相机”
第一次研究科创综指时,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这指数简直是科创板的“精准画像”!它覆盖了科创板97%的市值,就像一台“全景相机”,既拍下了千亿市值的科技龙头,也记录了20亿左右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的成长轨迹。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的570只成分股里,既有半导体巨头,也有医药新秀,而截至5月19日最近统计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55.85亿元,让指数自带“大中小盘均衡”的Buff,波动比单一风格稳得多。
更厉害的是行业布局:半导体占了39.3%,A股最牛的芯片设计、制造企业全在这儿;医药板块12.6%的权重里,既有创新药扛把子,也有医疗器械潜力股;再加上计算机、高端装备、新能源的助攻,整个指数就是“中国硬核科技全家桶”,一键解决“科技股选哪个行业”的难题!更让人心动的是业绩——2024年科创板公司总收入1.42万亿元,近七成公司营收增长,54家增速超50%,285家创历史新高。这数据说明啥?科创板企业不仅有技术,还能赚钱!
投资神器:被动打底+主动超车
以前总觉得指数基金就是“跟着大盘躺平”,直到发现增强型基金这个宝藏——既能跟住指数,又能靠量化模型跑出超额收益,就像开车时同时用导航和自适应巡航,稳中求胜。
$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023898)用的是自家研发的“量化增强策略”:通过AI算法扫描财报、产业链、资金流向等海量数据,再结合量化模型选股,相当于给投资装了台“智能引擎”。历史数据显示,过去十年超70%的增强基金跑赢基准,尤其是在科创板这种高波动板块,量化模型能冷静调仓,2022年市场大跌时,优秀增强基金的最大回撤比指数少10个百分点,这就是机器的“理性力量”。
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科创板投资的两大痛点:
1.不用研究500多家公司——模型帮你筛出潜力股;
2.避免“赚指数不赚钱”——主动选股争取超额收益。
王牌团队:AI专家+产业老炮联手
选增强基金,关键看团队。华商这只基金的两位基金经理堪称“黄金组合”:
艾定飞:前高盛量化大牛,擅长用AI挖掘数据中的“隐藏信号”,专治市场情绪化波动;
海洋:深耕产业周期,把行业轮动逻辑融入量化模型,让策略更懂科技赛道。
这种“AI专家+产业研究员”的组合,就像让AlphaGo和柯洁联手下棋,既懂数据规律,又懂行业门道。而华商基金本身也是硬核背书——成立19年的老牌公募,最近刚在天相投顾评级中包揽主动股混、主动债券双料5A评级,投研实力妥妥的行业第一梯队。
现在入场,时机正好
当前市场正处于冲击3400点的关键节点,科技股调整接近尾声,科创板估值又处在低位,正是借基布局的好时机。$华商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增强C$ (023898)既有指数基金的覆盖面,又有量化增强的“聪明策略”,再加上双基金经理和王牌团队护航,堪称“科技投资的懒人包”。
投资说到底就是“模糊的正确”,与其纠结个股涨跌,不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3400点冲锋号即将吹响,你是选择在场边观望,还是搭上这班“增强快车”?#降息!LPR集体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