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港股红利配置机遇来了?# 2025年前后,全球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68%。在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高股息资产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焦点,其“高股息、低估值”的风格特征展现出优异的防御性,广受青睐。而红利资产凭借稳定的现金流与抗跌属性,俨然成为市场中的“压舱石”。
一、市场环境:低利率与流动性宽松推动港股红利资产价值重估
当前,国内长端国债利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63%,较2024年同期的2.5%显著回落。在此背景下,能提供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相对稀缺,机构资金面临“资产荒”困境。港股红利资产凭借高股息率与低估值优势,成为资金避险与长期配置的优选标的。
截至2025年7月28日,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股息率高达5.69%,市盈率仅7.47倍;对比中证红利指数4.46%的股息率与8.13倍的市盈率,港股红利资产的性价比优势显著。此外,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2025年1-7月净买入超82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为港股红利资产提供了坚实的流动性支撑。
二、基金策略:主动管理+低估值价值投资,精准捕捉红利机遇
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采用主动管理策略,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的资产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确保对港股红利资产的深度布局。
1. 个股精选策略: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挖掘经营管理能力突出、商业模式护城河宽广、行业发展态势向好且市场地位稳固的公司。例如,基金重点关注金融、能源等高股息板块的龙头企业,这些行业盈利稳定,分红普遍较高且波动较小。
2. 估值与财务指标结合:以市净率为核心,结合市盈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研发投入占比等指标,全方位评估企业投资价值,精准筛选优质标的。
3. 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行业趋势、估值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组合,确保投资组合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例如,市场波动加大时,通过灵活的仓位管理控制回撤;标的低估时则果断布局,把握长期收益机会。
三、基金经理实力:22年证券从业经验,穿越牛熊的实战派
基金经理王霞拥有22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商业、旅游、贸易行业研究员,房地产行业首席研究员及金融地产组组长,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行业趋势具备敏锐洞察力。
在投资实战中,王霞擅长从宏观视角自上而下分析,结合产业景气度趋势,把握不同市场阶段与风格下的行业机会。判断行业趋势时,她聚焦三个核心要点:产品提价能力、销量增长空间、成本优化潜力。作为稳健派选手,她的操作兼具灵活性,会根据市场阶段调整组合中稳健与弹性配置的比例,且始终以基本面为调整核心。今年以来,她精准把握银行、火电板块机会,推动组合业绩表现亮眼。
在个股选择上,王霞注重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团队战略思维、财务安全性及盈利能力稳定性,持仓以国央企为主,聚焦行业龙头标的。其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A基金,自2017年3月23日成立以来收益率达135.9%,较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7.47%,超额收益达108.43%;2019-2024年连续6年,在市场牛熊转换、风格切换中,收益率均战胜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指数及恒生指数涨幅。此外,作为CPA持证人,王霞对财务数据的敏感度与行业周期的把握能力突出,能在复杂市场环境中避开“看似便宜却暗藏雷区”的标的,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健的回报。
四、高股息+低估值,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收益
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作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及风险水平高于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红利资产的“类债券”属性使其成为资金避险的优选。
基金通过精选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企业,既能提供稳定的股息回报,又能享受估值修复带来的收益机会。同时,投资策略中纳入对企业海外业务占比、外汇风险管理能力的考量,有助于抵御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护。
五、布局港股红利资产的优质选择
在A股市场机构化、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红利低波策略正从边缘走向主流。这种融合传统价值投资与量化因子的创新模式,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抵御市场波动的“防御盾”,更通过持续分红与动态调仓,构建起长期财富增值的“稳定器”。对于追求“稳中求进”的投资者而言,当前或为布局红利资产的理想时机。
从投资角度看,震荡市中更需做好资产配置。除配置主题基金及固收类基金外,布局一只红利策略产品可分散投资风险,同时缓解追涨杀跌的焦虑。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可靠的“安心之锚”,无论是作为底仓配置,还是长期定投标的,都值得投资者深入关注。长期来看,这一产品值得信赖与拥有。
@前海开源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