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港股红利配置机遇来了?# 在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正成为价值投资者的“金矿”。截至2025年6月,恒生指数市盈率仅10.68倍,处于近十年64.25%的分位点 ,这种估值水平不仅低于A股、美股等主要市场,更孕育着巨大的修复空间。$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基金(023624)作为专注港股低估值策略的新发产品,其投资逻辑与当前市场特征形成完美共振,我已经加入了自选。
「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再验证」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港股市场的独特性在于,大量优质企业因流动性折价被低估。例如,汇丰控股(00005.HK)的市盈率仅8.2倍,股息率6.25%,但其核心业务在亚洲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这种“便宜又好”的标的正是前海开源基金的重点挖掘对象。
基金经理王霞的投资框架体现了深度价值理念:通过“PB-ROE”模型筛选低估值高质地企业,同时结合产业政策与盈利周期判断行业拐点。以其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A为例,该基金在2024年四季度通过减持非银金融、增持银行板块,成功将最大回撤控制在同类平均水平以下 ,这种灵活的仓位管理能力在港股波动加剧时尤为重要。
「港股红利板块的盈利确定性」
与A股相比,港股红利板块的盈利质量更具可持续性。2025年一季报显示,港股11个一级行业中有9个实现净利润正增长,6个行业ROE同比上升 。这种盈利韧性源于港股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与精细化管理:例如,中国移动(00941.HK)通过5G业务拓展和数字化转型,在202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6%,同时维持5%以上的股息率 。
从行业分布看,港股红利资产集中在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现金流稳定的领域。以基金持仓为例,银行股占比超30%,这些企业普遍具备“低估值+高分红+强监管”特征,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受益于净息差稳定和坏账率改善。例如,中银香港(02388.HK)的市净率仅0.6倍,股息率达5.8%,其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增长潜力尚未被充分定价 。
「基金策略的精准性与灵活性」
$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的三大设计亮点增强了投资确定性:
1. 港股纯度高:基金合同明确80%以上非现金资产投资港股通标的,避免A股市场的风格干扰 。这种“聚焦策略”使其能精准捕捉港股低估值机遇,尤其在科技与金融板块的轮动中保持敏锐度。
2. 建仓策略灵活:作为新发基金,王霞计划初期保持30%-50%仓位,优先配置银行、能源等安全边际高的行业,待市场趋势明确后逐步加仓 。这种“阶梯式建仓”既避免了高位接盘风险,又能在市场下跌时捕捉更优价格。
3. 费用结构友好:C类份额无申购费、持有7天免赎回费,且年化销售服务费0.6%显著低于同类平均水平 。对于月定投投资者而言,这种设计每年可节省约0.5%的费用,长期复利效应显著。
「长期配置的战略价值」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港股红利资产具有不可替代性:
分散风险:港股与A股的低相关性(相关系数约0.5)能有效降低组合波动。以2024年为例,当A股下跌5.2%时,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逆势上涨12.3% 。
抗通胀属性:高股息企业通常具备定价权,其盈利增长可对冲通胀压力。例如,华润电力(00836.HK)通过新能源转型提升毛利率,2024年股息率达6.1%,显著跑赢CPI涨幅 。
政策红利:港股通机制优化(如额度扩容、交易成本降低)和央企市值管理考核,正在重塑市场估值体系。前海开源基金凭借对政策风向的精准把握,已提前布局受益标的。
在投资的长河中,真正的机会往往隐藏在市场共识之外。当前港股红利板块的低估值状态,恰似被风沙掩埋的黄金,需要专业投资者用“价值之锹”挖掘。$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基金以其深度研究能力、灵活策略设计和精准市场判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把开启港股价值洼地的钥匙。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这种“低估值+高分红”的投资组合,或将成为穿越牛熊的“诺亚方舟”。@前海开源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