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 港股红利配置机遇来了?#
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大背景下,传统存款类资产的收益空间被持续压缩。以2025年8月数据为例,国内六大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普遍在0.95%-1%%区间,而港股红利板块的平均股息率已突破7% ,这种收益落差正在重塑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逻辑。对于追求稳健增值的投资者而言,$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基金(023624)提供了一个兼具安全性与收益性的解决方案。
一、利率下行周期中的收益替代逻辑
当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资金必然寻求更高收益的资产类别。港股红利板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类债券”属性:高股息率提供稳定现金流,低估值构建安全边际。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为例,其成分股平均股息率达7.93%,显著高于国内三年期大额存单2.3%的利率水平。这种收益优势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尤其对于养老资金、保险资金等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机构投资者而言,港股红利资产已成为配置“压舱石”。
从资金流向看,南向资金正用脚投票。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达6841.87亿元 ,其中70%流向银行、能源等红利板块 。这种趋势背后是对“低估值+高分红”策略的深度认可——当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资本加速向新兴市场高股息资产迁移,港股作为离岸市场的估值洼地,自然成为资金配置的优选。
二、港股红利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港股红利资产的独特性体现在三重溢价:
1. 估值折价:恒生指数市盈率(10.68倍)较沪深300低25%,央企港股平均市净率仅为A股的60% 。这种估值差异源于市场对港股流动性溢价的长期低估,但也为逆向投资者创造了价值发现机会。
2. 政策溢价:国资委推动央企港股“注销式回购”与分红升级,叠加港股通红利税优化预期,进一步缩小AH溢价(当前恒生AH溢价指数143) 。例如,中国神华(01088.HK)的港股股息率达8.14%,较A股溢价显著 。
3. 盈利韧性:2024年港股整体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8%,2025年一季报中9个行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金融、能源等红利板块凭借稳定的现金流和抗周期属性,成为盈利修复的主要受益者。
三、前海开源基金的价值挖掘能力
$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的投资策略与当前市场环境高度契合。基金经理王霞采用“低估值+高景气”双轮驱动框架,通过市净率(PB)与净资产收益率(ROE)的经典组合筛选标的:一方面配置银行、保险等低PB高ROE的“现金奶牛”,另一方面布局地产、能源等周期反转潜力股 。这种策略在历史业绩中得到验证——王霞管理的前海开源沪港深裕鑫A基金(004312)自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35.9%,超额收益达108.43% ,其在2022年港股暴跌期间仍实现正收益的风控能力尤为突出。
基金的制度设计也强化了投资价值:C类份额无申购费、持有7天可免赎回费,适合定投与波段操作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设计既降低了入场门槛(最低10元起投),又提供了灵活的资金管理空间,尤其适配上班族的“工资定投”需求。
四、风险与机遇的再平衡
尽管港股红利板块具备显著优势,投资者仍需关注两大风险:一是汇率波动对收益的侵蚀,二是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溢价修复节奏。不过,前海开源基金通过专业化管理有效化解了这些风险:其港股专职投研团队覆盖20+研究员,与香港本地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能够及时捕捉市场变化 ;同时,基金合同约定80%以上非现金资产投资港股通标的,确保投资方向的精准性 。
在利率长期走低的趋势下,资产配置的核心已从“追求绝对收益”转向“管理相对风险”。$前海开源港股通价值领航混合C$ 基金以其专业的投资框架、低估值的标的筛选和灵活的费用结构,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穿越周期的配置工具。当存款利率持续徘徊在2%区间,而港股红利资产的股息率突破7%,这种收益落差正在改写投资的底层逻辑——低利率时代,持有优质红利资产或许比持有现金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