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近日,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促进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加强对5G、工业互联网、数据和算力中心等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并探索融资租赁、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等创新融资方式。
这一政策信号,不仅为AI产业注入强劲动力,更凸显了高层对科技自主可控的战略决心。在全球AI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OpenAI、Anthropic和谷歌DeepMind等巨头同日上新多款大模型——如GPT-OSS系列、Claude Opus 4.1和第三代世界模型Genie 3——这标志着AI创新正加速进入落地周期,技术迭代的提速将重塑产业链格局。
券商机构对AI赛道的前景也一致看好。中信证券在最新展望中指出,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新一轮创新落地周期,AI主线将持续引领产业链上下游提速,重点推荐布局AI应用及算力板块,同时关注信创、金融科技创新等结构性机遇。
中银证券则强调,当前市场呈现“轻指数、重结构”的特征,政策以“稳中求进”为主,服务消费和重点项目落地成为宏观主线,短期内市场情绪虽修复至高位,但低估值、小市值风格或占优,这为AI等高成长领域提供了回调后的布局窗口。
平安证券进一步分析,国产开源模型和AI应用的竞争力正快速提升,国产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将拉动训练端和推理端的算力需求,推动AI算力市场持续高景气。这种趋势下,AI产业链的业绩爆发力、自主可控逻辑以及服务消费复苏潜力,正汇聚成下一阶段的市场主线。
展望未来,AI产业的驱动力已从技术突破转向规模化应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如金融科技简化流程提升中小企业效率,将催化AI在工业、医疗等场景的渗透;国际巨头的新模型发布,则倒逼国产创新加速,平安证券预测国产AI算力需求将激增,形成“技术—需求”的正向循环。与此同时,AI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日益清晰:上游算力芯片是基石,中游大模型与云计算提供平台支撑,下游机器人等应用端则释放商业化潜能。这种全链条协同,不仅提升了产业韧性,更吸引了资本密集布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如何高效捕捉AI机遇?$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 (A/C/I类:023550/023551/023552)凭借其高纯度、高弹性的特征,成为布局这一赛道的理想工具。该产品紧密跟踪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覆盖上游算力芯片、中游大模型与云计算、下游机器人等30只龙头标的,聚焦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核心行业,多阶段业绩亮眼,值得长期锁定。#中国军工竞争力重估,军贸份额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