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与AI基金:如何选赛道?
#AI vs 创新药# 创新药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出海+老龄化”双引擎。人口结构上,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22.0%,医疗保健支出年增16%,刚性需求支撑行业长期增长。技术端,AI赋能研发缩短新药上市周期,2024年国产活跃创新药数量达3575个(全球第一)。政策端,医保谈判提速与“全链条支持方案”落地,推动创新药从研发到支付闭环优化。基金通过港股通布局稀缺生物科技标的,规避A股同质化竞争。
AI基金的长期逻辑锚定“技术自主+新质生产力”。科创AI指数成分股聚焦半导体、算法等“卡脖子”环节,国产化率提升空间巨大。政策端,AI被列为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地方政府新基建投入加速场景落地。尽管短期受海外制裁扰动,但国内大模型技术迭代(如DeepSeek)已缩小与国际差距,2025年生成式AI市场规模占比将超40%。
综合对比:
- 风险维度:创新药需警惕医保控费及汇率波动,AI需防范技术迭代失败及估值泡沫;
- 收益潜力:创新药3-5年出海红利期复合增速或达20%,AI算力需求年增30%支撑长期收益;
- 工具属性:两者均为行业指数工具,创新药更偏周期反转,AI更偏成长叙事。
终极选择:追求稳健增值选创新药,拥抱时代变革选AI。分散配置可兼顾政策红利与技术革命的双重机遇。
$银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
$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