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重磅出台,以6大重点行动、8项基础支撑为抓手,正式拉开“人工智能 +”时代的大幕。这一政策不仅让AI概念落地为明确的产业方向,更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AI领域相关板块凭借“业绩增长+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而算力硬件作为AI发展的核心基石,更是率先站上风口,开启了新一轮增长周期。
AI产业的高速迭代,首先催生了“算力焦虑”。无论是AI大模型的突破,还是商业化服务的规模化推进,都离不开充足的算力支撑。这种需求直接带动算力网络建设加速,算力硬件板块由此成为受益者之一。除了GPU、ASIC等广为人知的AI芯片,光模块与PCB(印刷电路板)这两大“隐形冠军”,凭借在通信信号传输中的核心作用,成为算力集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光模块如同数据的“高速快递员”,负责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实现服务器间的远距离、高速度数据传输——以AI训练常用的800G光模块为例,其传输速度是普通低阶光模块的数倍,直接决定了服务器集群的协作效率。
PCB则是电子设备的“骨架与神经网络”,承载着芯片、电阻等元器件的固定与电气连接任务,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运行都依赖其支撑。随着AI大模型参数规模扩大、处理任务复杂化,单靠提升芯片性能已难满足算力需求,构建大规模算力集群、优化卡间通信效率成为关键,光模块与PCB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一趋势。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年9月2日,今年以来光模块(CPO)概念指数暴涨 105.64%,PCB 指数大涨60.44%,双双大幅跑赢同期科创AI指数(57.9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9/2,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相关产品表现)
光模块的强势领涨的三大估值提升逻辑:
其一,AI 商业闭环正式成型。当前 AI 应用落地与算力产业发展速度超预期,“算力投入→商业变现→再投资” 的闭环已经打通,这让企业算力业务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增长引擎”,为板块带来估值溢价;
其二,增量资金偏爱高景气赛道。国内股市情绪持续升温,A 股近一月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两融资金时隔十年重回2.1万亿高位,算力龙头凭借高景气度与高弹性,成为资金优先配置的标的;
其三,技术创新筑牢龙头壁垒。算力基础设施升级趋势明显,技术迭代通过提升壁垒、拓展市场、重塑商业模式推高板块估值,率先布局的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掌握定价权,呈现“强者恒强”格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光模块与 PCB 领域已掌握全球竞争主动权。LightCounting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Top10中中国企业占7家;Prismark数据也证实,中国已形成完整PCB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全球第一。这意味着,国产AI算力硬件有望成为A股最先分享AI产业红利的领域。
AI/通信/5G基金还能买吗?
从基本面看,科技板块直接受益于A股增量资金充沛、交易热情高涨的环境;从宏观面看,全球处于货币宽松周期,2024-2025年美联储或多次降息,叠加AI产业周期刚开启,A股科技公司吸引全球资本关注,产业信心空前高涨。“宽松货币+ AI创新 +信心高涨”的三重利好下,5G通信板块仍有成长空间。不过需注意,指数创新高后波动可能加大,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坚定看好AI前景的投资者,可等待回调后布局。
展望 AI 产业后市,尽管应用端仍面临模型待完善、盈利预期不明晰等问题,相关板块表现有起伏,但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已让产业根基不断夯实——关键技术瓶颈持续突破,更多应用场景落地,“人工智能+”正从蓝图走向现实。根据政策规划,2027年AI将与 6 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智能终端、智能体普及率超70%;2030年智能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极,普及率超90%;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阶段。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将重塑经济发展格局,更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机遇。对于投资者而言,把握算力硬件、5G 通信等优质赛道,在理性评估风险的基础上布局具备可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或许能更好地分享这一波时代红利,见证AI从改变产业到改变生活的全过程。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博时中证全指通信设备指数发起式C(OTCFUND|020692)$$博时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2726)$
#沪指险守3800点!A股开启调整走势?##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机构再次看多##九月基金投资策略##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