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数成分调整:结构性优化,强化AI应用主题代表性
2025年6月16日,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代码:950180) 完成半年度成分股系统性调整,此次调整涉及14只个股的调入与调出,是自指数成立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迭代。具体变动如下:
剔除标的(7家):有方科技、海天瑞声、安恒信息、中邮科技、力合微、当虹科技、麒麟信安,合计原权重占比5.37%。该类企业普遍存在业务重心偏向硬件集成或边缘技术支撑的特征,AI直接创收占比均值仅42%,技术商业化能力或弱于市场预期。
调入标的(7家):奇安信-U、合合信息、新点软件、亚信安全、福昕软件、星环科技-U、航天宏图。新成分股集中于AI安全、智能办公、遥感分析等高增长场景,平均AI业务收入占比达68%,有望提升指数在应用层的纯度。
此次调整逻辑明确体现 “去硬件化、强应用化” 的产业趋势:逐步剥离技术集成型企业,转而纳入具备系统级AI部署能力的场景化服务商,与全球AI产业从算力基建向应用落地的演进方向有所契合。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2025.6.16。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3月、6月、9月 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二、调入企业深度剖析:AI应用关联度与商业化潜力
本次调入的7家企业不仅是技术提供者,更是垂直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赋能者。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技术-场景-政策”三重绑定:
2025年6月16日,科创AI指数完成季度成分股调整,本次调整呈现三大特征:
1. 汰弱留强:剔除存在物联网通信芯片AI化滞后、数据服务竞争壁垒下降等特征的7家企业,合计权重5.37%,主要因技术商业化进度未达预期或AI业务收入占比低于20%。
2. 精准补位:调入在AI安全、智能文字识别等方面表现较良好的7家标杆企业,覆盖网络安全、企业软件、空间大数据等AI落地更快速的细分领域。
3. 权重再平衡:新成分股平均总市值达111亿元(剔除企业均值49亿元),指数流动性提升。(数据来源:Wind,2025.6.18)


三、AI应用端行情展望
首先我们先看下美国AI应用公司业绩及商业化进程情况。一季度,美国AI信息和应用业绩在业务层面相互印证,美股应用进入放量周期,数据能力成为AI应用最核心的竞争力。云厂商观察到,月度投资流量出现拐点加速迹象,海外与国内趋势相似,云端的token通话数量呈现高速增长。
回到国内,我们可以看到有企业宣布其 AI 年化收入运行率(ARR)在2025年3月(正式上线的第10个月)已突破1亿美金,且月度付费金额在2025年4月和5月连续突破1亿人民币,营收增速和营收水平均位居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和独立 AI 产品前列。(数据来源:Wind)
随着AI产业进展密集落地,国内模型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考虑到推理模型、多模态技术等对tokens量的较高需求,叠加C 端和B端AI应用产品逐步开始商业化,AI收入占比有望逐步提升。因此作为全市场AI应用占比较高的人工智能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中应用端企业的利润增长较好,在指数成分股更新后AI应用企业的纯度有所提升,该指数或将在后续AI行情中获得更多超额。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23520)$$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521)$$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发起式联接E(OTCFUND|0239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