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谈谈我对“新质生产力”这一名词的理解。我自己30有余,一直在一家传统的制造企业上班,主要担任零部件分捡工作,每天早上8点40分上班,一上岗,基本上有7、8张昨夜积累的零部件分捡工单等着完成,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左右,直到下午六点下班,最多也就完成30张左右的工单,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还因工作多年犯上了腰肌劳损的毛病,哎~~~也一度生出了辞职的心思。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去年。单位引进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过去也有传统分拣机器人帮忙,但成功率毛估估也就70%,我经常得跟在后面进行二次补拣,本质上还是“人围着机器转”,没真正解脱。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引进的机器人,核心在于它掌握了机器学习技术。具体来说,工程师会让机器人先随机尝试分拣动作,然后立刻告诉它:这次是成功抓取了零件,还是抓空了。就这么一遍遍训练,机器人自己就“琢磨”出规律了:它知道按什么顺序分拣更高效、夹取零件的哪个位置成功率更高。经过短短几个小时的学习,分拣成功率也从之前的70%提高到了到95%以上!而我的角色则彻底变了,只需要旁边叮着电脑屏幕既可,偶尔处理一下异常问题即可。辞职?不存在的。哈哈。

这段经历,让我对“新质生产力”这个常常在新闻里听到的词,有了最接地气的理解。它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概念,就是像我们车间发生的这样:用先进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替代传统、低效、甚至损害健康的人力劳动,让整个生产流程运转得更快、更准、更好。它不仅仅是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人,让我们从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提升自己、去享受生活。这完全符合专家们说的,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核心在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质”的飞跃而非单纯“量”的堆积。它依赖的是数据、算法、高素质人才这些“可再生资源”,而不是传统模式下大量投入的劳动力、能源。

亲身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后,我也开始琢磨它所蕴含的投资机会。就单单一个机器人产业就是万亿级别,机器人背后还需要各种算力、云服务支持,这些都是明晃晃的投资机会。不过,我没有直接选择相关的个股来投资,而是重点关注了前海开源基金于近期新发的——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A:023457;C:023458),因为我晓得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投资机会不止止只有机器人产业,还有低空经济、创新药、半导体、新能源产业等多个行业,只投资机器人产业实在是过于局限,而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这只新发基金根据之前的募集公告来看,它会投资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国产大飞机、新能源、电力设备等多个方向,几乎是把市场上的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柱行业做到了一网打尽!

当然,选择一只主动基金,本质上就是选择一位自己信赖的基金经理。这只基金的掌舵人是崔宸龙经理。他被誉为【高端制造投资先锋】,拥有美国西北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扎实的科研背景让他对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2017年加入前海开源基金后,历任研究员、首席ESG官(这表明他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投资部负责人等职,现任执行投资总监。他的代表作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基金,自2020年七月份任职以来累计斩获了193.58%的回报,近五年在43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这一切绝非偶然。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崔宸龙经理的投资理,他的投资理念核心就是:“从技术本质出发,寻找持续领先的企业”。他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深入研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投资时,他淡化择时与短期判断,专注于长期成长的确定性,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来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这种策略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收益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他过往在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的成功,正是源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和对企业技术实力的准确判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在产业高速成长期重仓“真成长”——早年锚定新能源发电与储能,近年又敏锐地拓展至AI、半导体、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始终聚焦在技术迭代的主航道上。这恰恰契合了“新质生产力”投资需要的前瞻性和对技术本质的把握。

当然,好经理也要有一支强大的投研团队支持,前海开源基金成立十二年来,凭借不断提升的主动管理能力,打造了亮丽的权益投资品牌,共荣获七座金牛奖及多个明星基金奖,包括“十大金牛基金公司”、“金牛进取基金公司”等权威奖项。公司一路走来,秉承“持有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知行合一,敢于坚持和执行投资判断,努力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稳健回报。这样的公司文化,是支撑基金经理发挥能力的重要基石。

写在最后:从每天被各种工单和腰疼折磨,到被智能机器人解放双手;从想辞职到对未来充满期待;再到现在,开始尝试通过投资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红利。我的经历,或许正是这个时代变革的一个小小缩影。新质生产力,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触摸到的、更轻松工作和更好生活的可能性。它是一场深刻的变革,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共同驱动,最终指向的是“高效能、高质量”的发展。当然,投资永远有风险,尤其是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更是艰难险阻……但我相信,把握住新质生产力这条时代主线,如同“20年前投互联网、10年前投新能源”,长期来看,或许正是我们普通人参与并分享这场深刻生产力跃迁的一种方式。毕竟,当科技真正赋能生产、解放劳动者时,它所创造的,不仅是效率,更是希望!$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C$ $前海开源研究优选混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