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盘站稳3500点,整个市场的热情被点燃,近期A股成交额已经连续4日突破1.5万亿,7.22日成交额突破1.9万亿元。板块热度也是此起彼伏,从银行为代表的红利类资产,到消费电子和AI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资产,到近期光伏、煤炭等反内卷主题资产,各类资产轮番有较好的表现。当下仓位或比选择更重要,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哪个板块,都有可能迎来不错的市场表现。
消费电子:
上周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3.35%,从周线来看,已经实现5连涨。本周则相对较为平淡。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内卷”的发酵,相关板块的弹性更大,吸引了部分资金的参与。但消费电子板块整体并未回调太多,说明还是有比较强的支撑力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在不断寻找相对涨幅落后的板块,整个市场有望形成螺旋式的上升。在相关板块表现较为平淡的时候,反而是关注的好时机。
随着9月苹果发布会渐行渐近,果链投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除了此前的:iPhone 17 Pro系列将不再采用钛金属和不锈钢材质,而是全面回归使用铝合金机身;iPhone 17系列有三款产品首次升级12GB内存,以满足AI需求。近期新曝光的包括:iPhone 17全系配色,其中Pro系列首次引入的橙色成为最大亮点;苹果将在即将发布的M5 iPad Pro上添加第二颗前置摄像头,以便于竖屏状态下进行人脸识别、自拍和视频通话。随着9月苹果发布会渐行渐近,果链投资热度也在不断提升。
AI眼镜也在持续快速发展中。一个是小米AI眼镜在15天内销量达8万台,超过小米内部预期,小米已将销量目标从最初的30万台上调60%至50万台。另外,近期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其中指出,扩大显示芯片优势。支持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加快市场开拓。
随着8月1日关税新一轮谈判渐行渐近,市场对消费电子板块的风险偏好度可能会略有下降。但从前期的谈判情况来看,包括通过越南的转口贸易税率等,对消费电子板块的不确定性影响是在下降的。如果因为关税出现较明显的回调,反而是关注的良机。
AI人工智能:
上周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930713)大幅上涨6.89%,主要是受到英伟达H20恢复供应的影响,以及相关光模块股票业绩预告的大超预期驱动。本周来看AI人工智能板块热度有所回落,但整体并未回调太多,说明还是有比较强的支撑力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资金在不断寻找相对涨幅落后的板块,整个市场有望形成螺旋式的上升。在相关板块表现较为平淡的时候,反而是关注的好时机。
大模型角度来看,近期国产模型持续进展。7月11日Kimi发布了K2大模型,英国《Nature》 杂志于2025年7月17日发表文章,称中国人工智能模型 Kimi K2 为“又一个 DeepSeek 时刻”,并指出该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出与西方顶尖模型相当甚至更优的性能。相关报道引发了市场的热议。此外,国际权威大模型排行榜LMArena宣布,来自月之暗面的万亿参数开源模型Kimi K2接棒DeepSeek-R1-0528,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开源模型。此前我们已经看到海外模型上半年已经纷纷进化,相比上一代模型,这一批模型的基本上有两个大的升级:1)分析和理解绘画、图表等图像;2)调用工具。目前来看,Kimi K2在调用工具和Agent方面已经基本追平海外模型,但客观讲,目前市场最大的期待还是在DeepSeek-R2模型,随着英伟达H20恢复供应,未来国内大模型的进展也有望加速。
从AI应用角度来看,除了AI消费电子仍然在蓬勃发展之外,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也有不少的进展。7月22日,字节跳动Seed团队发布通用机器人模型GR-3,有望促进国内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今年以来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明显发展较快,投融资也非常旺盛,近期部分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或者开启上市辅导等,整个板块的关注度也非常高。
从成交额占比来看,上周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成交额占A股成交额的占比短暂触及到6.4%,但至7.22板块的成交额占比又重新回落到3.4%的位置,又重新回到低位,基本上已经完成一轮估值提升。随着风险的释放,配置的性价比也在逐步提升。
备注:CS人工智能指数代码:93071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715。
以上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涉及的个股不代表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 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产品由平安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5895)$$平安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