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盘面上,科网股表现分化,内房股集体拉升,光伏太阳能板块也表现强势。这种开局为9月份的港股市场定下了一个积极的基调,尤其是考虑到近期港股通标的调整正式生效,多家新纳入标的公司出现短线走高。

港股中报季近期落幕,有机构指出,港股业绩保持稳健,科技板块延续高景气度。2025年上半年港股非金融盈利增速较2024年下半年小幅改善,恒生科技指数业绩保持高增长。从ROE(TTM)来看,2025年上半年恒生科技、恒生综指非金融ROE(TTM)有所回升;通过杜邦分析可以看出,净利率(TTM)和资产周转率(TTM)提升助力恒生科技ROE(TTM)修复,净利率(TTM)上行也助力恒生综指非金融ROE(TTM)小幅改善。
有机构表示,盈利能力改善支撑港股上涨。展望后市,建议关注以下板块:一是业绩增速较高,但估值整体仍然处于中低水平的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公用事业等板块;二是政策利好增多或政策利好持续发酵的板块,例如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消费行业等;三是在海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下,分红水平较高的金融板块有望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
9月美联储降息似乎已是“板上钉钉”,全球流动性边际改善有望外溢至港股,高成长、高弹性的港股科技板块或率先受益。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其对中美利差转向的敏感度更高,更能深度受益于宽松的海外流动性环境。同时,恒生科技前期相对A股科技板块表现偏弱,在流动性预期改善的情况下,其向上动能或更为强劲,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从资金面来看,香港流动性环境持续收紧的状况也有望改善。港币汇率已脱离7.85弱方保证区间,金管局无需进一步回笼流动性。截至2025年8月28日,美元SOFR的利差和港币HIBOR隔夜利率已降至0.36%,处于正常的历史区间范围,后续香港流动性进一步大幅紧缩的概率较小。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直接投资港股市场可能面临一些门槛和挑战,比如汇率波动、市场规则差异以及个股选择难度较大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借道指数产品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算是一个省心又高效的选择。比如(代码$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0989)$,这类产品设计挺精准,紧紧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持仓结构也会动态调整,相当于把小米、阿里、腾讯、中芯国际这些科技龙头“一键打包”。尤其适合那些看好AI产业大趋势,但没精力一个个挑个股的投资者,近1年斩获54.96%收益,值得锁定!并且该QDII基金额度充足,可畅快入场!
当然,在布局港股科技板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资产配置的均衡性。在股市长期向好的背景下,($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可以作为优质的底仓选择。它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覆盖了沪深两市500家各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较好地分散风险,而且作为指数基金,其手续费相对较低,流动性也比较好,是长期配置的不错工具,值得大家关注和锁定。我今天继续加了仓。

总的来说,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在政策支持、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修复的多重因素驱动下,前景值得期待。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工具,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做好风险控制和资产配置,或许是当下较为明智的投资策略。

#万亿美元级“深空经济”概念来了##人形机器人热度不减 概念股持续活跃##九月基金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