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3 16:02:36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浙江
有色行情还能走多远?机构早已悄悄布局!

听说有机构早在半年前就开始布局有色板块,不少散户最近才反应过来,现在冲进去还能喝到汤吗?数据显示,某稀土龙头股在过去三个月已经默默涨了70%,而大盘几乎还在原地踏步。这确实让人有点懊恼,但也说明这一轮行情并非毫无根基。

这波有色行情来得又快又猛,背后确实有比较扎实的逻辑支撑。一方面,美元降息预期越来越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早就开始有所反应。历史经验多次验证,一旦美元进入降息周期,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往往能走出一轮不错的行情。最近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铝、锌期货价格连续突破关键点位,已经引起了不少专业投资者的注意。


另一方面,原材料涨价已逐渐从预测走向现实。国内不少铜冶炼企业近期收到减产通知,加上海外矿山供应干扰频繁,导致铜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铅锌方面,部分海外矿山因资源枯竭而关闭,新增产能却一时跟不上需求。铝土矿的供应紧张也没有缓解,几内亚、澳大利亚这些主要供应国的出货量依然受限。

A股市场的资金动向更加明显。不少基金经理正在悄悄调仓,从高位的新能源、消费板块转向相对低位的资源股。这种“高低切换”的逻辑其实挺清晰——前期热门板块估值已经不便宜,而有色板块尤其是上游企业,市盈率多数还趴在历史低位。

有色板块内部分为两大阵营:基础金属和稀有金属。基础金属比如铜、铝、铅、锌,和经济景气度高度相关,主要用于建筑、电力、交通这些传统领域。而稀有金属才是这轮行情的领头羊,稀土、钨、钴、锂、锗、镓……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带点未来感的金属,正成为高端制造和科技产业争抢的稀缺资源。

稀土永磁是新能源车电机和风电的核心材料,钨用于硬质合金和半导体,钴和锂是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料,锗和镓则是光电子和5G通信的必需材料。随着新能源车、光伏、人工智能等产业爆发,这些稀有金属的需求正在快速攀升。

有意思的是,这轮行情中机构动作比散户快得多。从龙虎榜数据可以看到,多家有色上市公司的买入席位上频繁出现机构账户,单笔成交动不动就上千万。北上资金也在持续加仓有色板块,最近一个月净流入金额能排进所有行业前三。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还能不能上车?从估值角度看,虽然部分个股短期涨幅比较大,但板块整体估值仍处在合理区间。尤其是一些上游资源企业,手里握有实实在在的矿山资源,业绩弹性通常会更大。

需求端的变化也很明显。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光伏装机量保持高增长,这些都直接拉动了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行业复苏也在加速,空调、冰箱这些产品对铜、铝的需求量不容小觑。

政策面上,国内对稀有资源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多个稀有金属品种实行开采总量控制,新矿审批门槛不断提高。有些地方甚至出台政策,要求优先保障本地高端制造企业的原材料供应。这种供给端的约束,加上持续增长的需求,让稀有金属价格的上涨具备了持续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有色虽然机会明确,但操作难度其实不小。个股挖掘需要深入理解每家公司的资源禀赋、成本结构和管理能力,期货交易门槛高、波动大,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借道指数产品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比如$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发起联接C(OTCFUND|004433)$。这只产品有几个优点:一是覆盖全面,从铜铝到锂、稀土龙头都包括,分散了个股风险;二是成分股中具备国际议价能力的企业权重大于65%,能更好地对接海外宽松红利;三是门槛低,不用股票账户也能买,更适合普通投资者。从业绩来看,表现也相当不错,近期单位净值达到1.4909,持续刷新近1年历史新高。多阶段业绩表现抢眼,近1周上涨5.52%,近1月上涨22.18%,近三月上涨41.92%,近6月上涨47.54%,近1年上涨64.73%。

当然,除了把握行业轮动机会之外,在股市长牛背景下,也需要考虑优质底仓的配置。比如$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这类产品,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手续费低、流动性好,适合作为长期持有的底层资产,值得关注和锁定。


#沪指险守3800点!A股开启调整走势?##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机构再次看多##九月基金投资策略##9月你看好哪条投资主线?##指数操盘手集结令#

郑重声明:用户在基金吧/财富号/股吧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