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科技股连续多日获得资金净流入,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港股科技板块的重新评估。资金层面,公募基金港股仓位持续创新高,2025Q2主动型基金港股持仓占比显著上升,科技行业(资讯科技业)仍为第一大重仓板块,显示机构对港股科技龙头的长期信心。从数据来看,南向资金已经连续14周保持净流入态势,这种持续性的资金流入在历史上都不多见。
资金南下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坚实的逻辑支撑。政策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港股通科技指数涵盖互联网、汽车、半导体、创新药等新经济领域,这些领域正好受益于全球科技创新周期及国内政策对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随着海外流动性改善预期增强,港股科技板块可能正在迎来盈利与估值双修复的机遇。
有分析观点认为,8月以来港股涨幅较A股明显落后,背后更多是流动性差异所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转鸽后港股潜在的补涨机会。另外有机构指出,恒生科技指数在本轮行情中表现明显落后,除了行业特定因素影响盈利预期之外,港元汇率持续处于弱势导致香港金管局持续抽水也是重要原因。当前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已基本回归正常水平,且港元汇率已经显著升值,未来流动性进一步边际紧缩的空间可能有限。
从估值角度看,港股科技板块确实具备一定吸引力。经过前期调整,很多优质标的估值已经回到合理甚至偏低区间。随着企业盈利逐步改善,叠加流动性环境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此外,港股市场作为连接内地与全球市场的桥梁,其独特的市场地位也决定了其中长期配置价值。
具体到投资标的,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020989)$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表现亮眼,源于“指数为基,主动赋能”的独特策略。与被动复制指数的传统产品不同,该基金通过动态优化持仓结构,深度挖掘科技巨头的成长潜力。其前十大重仓股囊括小米集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中芯国际等硬核企业,既覆盖互联网平台、半导体制造等核心赛道,又布局智能汽车、本地生活等新兴领域,形成“龙头领航+创新突围”的组合矩阵。

业绩数据印证策略有效性。截至最新统计,该基金近1年强势上涨54.15%,成立以来斩获40.43%收益,近三月上涨8.38%,多阶段收益大幅跑赢同类平均。这样的业绩表现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并且其额度充足,可畅快入场!
展望后市,港股科技板块仍然具备较多催化因素。AI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各个行业,港股市场上的科技公司大多处于这场变革的前沿。同时,国内政策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再加上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转向,流动性环境改善预期增强,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在股市长牛的背景下,投资者不妨关注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 这类优质产品作为底仓选择。该基金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覆盖沪深两市各行业龙头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代表性。同时作为指数基金,其管理费率较低,交易便捷,流动性好,适合长期持有。通过配置这类产品,投资者可以一键布局A股核心资产,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红利,是资产配置中值得考虑的稳健选择。

#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万亿级市场# #半导体周期上行:产业链股持续活跃# #【有奖】浪漫七夕,收益更 “吸睛”# #稀土价值重估!行业迎戴维斯双击# #达人收息方法论#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 #曝iPhone17大规模量产!果链股活跃# $南方中证全指计算机ETF发起联接C$ $南方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联接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