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港股又是一个高开的日子。恒生指数稳稳站上25600点,恒生科指、国企指数同步走高。盘面看点不少,汽车股、苹果概念、黄金股、稳定币、新消费各有表现,但更让人在意的,是券商那句判断:港股牛市趋势将继续向上。这底气从哪来?核心还是稀缺性——全球范围内,港股科技资产与当下最热的AI应用浪潮契合度更高,基本面也扎实,持续吸引着南向资金的“活水”源源不断流入。可以说,在AI加速落地的背景音下,港股科技板块这条主线,旋律正越来越清晰。
支撑这轮行情的动能,或者说接下来行情延续的关键,离不开一个核心要素:流动性。当前,“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美元走弱”的组合拳,为港股市场送来了一股东风。这是个老逻辑,但值得再捋捋。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让港股对美联储的脸色异常敏感,美元指数的强弱几乎成了恒指的反向晴雨表。美元弱了,非美资产的吸引力自然提升,国际资本的眼睛就开始往这边瞄了。历史回溯,这种负相关关系相当显著。
现在关键点在哪?美联储降息的大周期还没走完。别看现在市场有点纠结具体时点,但9月重启降息的概率依然不小。这才是大方向。更值得关注的是华盛顿那边的“施压”消息满天飞,大幅降息300基点的论调都出来了,虽然美联储独立性是基石,但政治压力的存在本身就会扰动预期。市场普遍押注年内还有两次降息空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联储这种“预防式”降息周期里,港股的表现通常不差。美元流动性一旦开始溢出,新兴市场、特别是像港股这样兼具深度和科技特色的市场,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全球配置资金的目光,挪到这里并不意外。

海外流动性改善的预期是好事,但港股眼下更直接的支撑力,是实打实流入的南向资金。年初至今,这股力量累计净流入已经超过9500亿港元,这个量级,对港股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底盘”。拆开来看资金的偏好,商贸零售、通信、电子、传媒、计算机这些科技属性强的领域,正是南向资金的心头好。这背后,既有国内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持续倾斜,也离不开全球AI产业景气度的强力拉动。这种稳定且持续的流入趋势,看起来没有停歇的意思,为港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持续注入着流动性。

聊到这,对后续港股的看法也就呼之欲出了。流动性(海外预期改善+南向持续流入)是本轮行情的基石,而科技(尤其是契合AI周期的)是主线。那么,站在当下时点,如何更便捷、有效地参与港股科技这波浪潮?
一个重要的工具值得关注——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代码:020989)$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OTCFUND|020989)$。这只基金的亮点很明确:它紧密追踪恒生科技指数,本身就打包了港股优质科技龙头股。更关键的是,它并非被动跟随,而是具备主动优化持仓结构的能力。这意味着在市场风格轮动时,它能更灵活地调整,更敏锐地捕捉机会,尤其是重仓布局互联网核心资产,堪称分享港股AI等科技红利的一把“利器”。尤其值得提一句的是,目前这只基金的港股科技额度充足,申购顺畅,避免了想买买不到的尴尬。业绩方面也有底气:自去年5月底成立以来表现亮眼,近一年累计上涨56.20%,年内涨幅24.78%,大幅跑赢同类平均水平。
展望后市,港股的催化因素依然清晰:美联储降息落地节奏是核心变量,任何鸽派信号都可能成为强心针;国内稳增长、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持续加码;AI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或爆款产品的出现,将直接点燃相关板块情绪。这些因素共振,港股科技这条主线,行情或许才刚刚开始。
当然,拥抱牛市行情,除了港股科技这类进攻性配置,一个扎实、稳健的“底仓”同样不可或缺。在A股市场同样展现长牛韧性的背景下,不妨关注像南方中证A500联接C(022435)$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OTCFUND|022435)$这样的工具型产品。它紧密跟踪中证A500指数,这个指数覆盖了沪深两市剔除市值前300后的中型公司,更能代表中国新经济的活力。作为底仓配置,它的优势在于手续费低、流动性好,避免了频繁申赎的损耗,能有效锁定长期市场增长红利。在组合中配置一部分,进可攻(牛市分享Beta),退可守(波动时相对稳健),是分散风险、平滑收益曲线的理想选择之一。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达人收息方法论##曝iPhone17大规模量产!果链股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