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实盘带你学会投资
上周四、周五(8月7日、8日),港股创新药板块连续两日显著回调,市场分歧骤然加剧。不少投资者心头一紧:这波调整是否意味着行情终结?从表面看,利空消息确实干扰了市场情绪——部分医药股中期业绩不及预期,成为直接导火索;同时,美国总统威胁对进口药品征收最高250%关税的言论,也打击了那些依赖海外市场的药企预期。
然而,机构普遍认为,这只是前期上涨过快后的技术性回调,绝非行业拐点。相反,中长期视角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价值重估的黄金期,国内政策红利与海外资本认可的双重支撑,将驱动行情持续向上。
深入行业层面,回调的短暂性源于中国创新药的基本面韧性。中信证券最新报告强调,长期坚定看好创新药板块,核心在于政策端的全链条支持。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开确认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这为高质量创新药开辟了新天地——更高的定价自由度、更快的挂网流程和更长的价格稳定周期,将加速新靶点/新机制研发企业的现金流回报。简单说,政策正从“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三个维度发力,确保创新药企在监管护航下茁壮成长。再看海外因素,首创证券分析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非全盘利空:创新药的“授权交易”属于知识产权范畴,而非普通商品贸易,因此暂不受冲击。即使未来出口规模扩大,中国药企凭借成本优势和临床价值,在美国市场仍具难以撼动的性价比壁垒。这些解析表明,回调只是市场情绪的小插曲,产业升级的引擎依然轰鸣。
中国创新药的价值重估,更源于全球资本的深度认可。近年来,License out(对外授权)模式成为行业亮点,国内药企如药明生物、信达生物等频频达成重磅交易,将自主研发成果输出海外,这不仅带来丰厚现金流,更验证了“中国智造”的国际竞争力。海外机构投资者正加码布局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看中的正是其低估值与高成长潜力。政策与需求共振下,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医保改革推动创新药渗透率提升,老龄化浪潮催生巨大医疗需求,而AI等新技术加速药物研发周期。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短期波动不足惧,长期趋势不可逆。
然而,个股投资并非易事。创新药研发进展分化、业绩波动加剧的特性,常让普通投资者陷入“选股难”的困境。此时,借道指数基金成为理性之选,它能分散风险、一键捕捉行业beta收益。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018079)正是这样的工具,它紧密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该指数覆盖药明生物、信达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等License out主力军,前十大重仓股囊括了近期达成重磅交易的龙头企业,确保投资者全面分享行业红利。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爆发式业绩:在港股生物科技反弹浪潮中,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018079)近1月斩获15.62%涨幅,近3月累计上涨41.36%,近6月收益率高达72.01%,近1年净值增长近乎翻倍,达到92.04%的惊人回报。这组数据生动诠释了港股创新药的火热行情——它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价值释放的持续进程。
当前,港股创新药板块正值布局良机,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联接(QDII)C(018079)额度充足,值得投资者锁定。政策暖风、海外认可与业绩爆发三重驱动下,中国创新药产业的价值重估远未结束。与其在个股波动中忐忑,不如通过这只基金高效上车,共享行业成长盛宴。想要布局A股整体行情,不妨考虑南方中证A500ETF联接C(022435),其跟踪的大部分核心资产能较好反映市场动向。
#华为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创新药赛道火爆:机构调研+资金加仓##医疗器械拐点:政策松绑推动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