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在估值帖子里提到,之前介绍的很多混债基都创新高了。后面该怎么操作?
除了昨天评论区里介绍的止盈方法之外,还有一点:我觉得各类型混债配齐比追涨更有用!
之前我选长期限利率债,其实比较专一,主要就重仓了一只。因为7-10年利率债总体上差距不大,策略差距很细微,我主要根据费率优势和过往表现就选出来了。
但是混债这边,我提到过要抓住上涨机会而且不在高位站岗,要分三步走:选好基+逢低进+分批投。
最近这么多天,混债主要在研究“选好基”的阶段,因为增强策略类型多,不同市场阶段适合的策略也不一样,因此选的产品数量也会多一点。我的最终目标是控制在5只左右,基本能够覆盖不同策略,这样的话,不同市场下都有工具。
首先要满足的是过往业绩要好,比如我之前介绍的,往往都是成立以来短、中、长期排名都是优秀。
其次是回撤也要控得好,在同策略产品里面至少是排在前50%,要求增强策略要稳定,不能切来切去追涨杀跌,搞不好两头挨打。
现在我的混债持仓里,还缺一只通过科技行业,尤其是港股科技增强的混债。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最终选择了:
其实市场上依靠投资科技板块增强的混债有不少,为什么选择了这只呢?
原因一:它是债基,回撤控制非常强。
市场上主投科技的混债,大多都是偏债混,股票仓位有的能到30%左右甚至更高,波动非常大,而我已经有可转债和收益增强两只高波动混债了。睿鑫是二级债基,股票仓位不超过20%,成立以来最大回撤还不到1个点,控得很好。

原因二:策略明确,主投A+H股科技龙头。
这一点是新近成立的债基独有的优势,因为2024年以前成立的混债,一般投资范围里是没有港股的,而最近恒生科技的行情大家也都看到了,投科技怎么能错过港股呢?在之前的交流里,得知这个产品主投A股和港股的科技龙头,当时我就暗暗关注了。
另外,C份额是7天免赎回费,这在混债里也比较难得。如果风险等级匹配且长期看好科技制造的朋友,是可以选A份额的,可以省下一笔销售服务费。不过我比较喜欢自己操作,所以先尝试下C份额。$鑫元睿鑫添益债券C(OTCFUND|022409)$

#英伟达GTC大会来临,能否成为美国科技股“转折点”##金价再创新高 黄金股拉升!##医药医疗板块复苏!能追吗?##债市剧烈调整,何时见底?##机构:机器人规模将远超汽车、3C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