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问一个考试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你的成绩为啥这么好?”的时候,通常你会听到以下答案:
“其实我属于努力型,不太聪明的”
“可能我比较擅长总结吧”
“我智商不高,主要是会刷题而已”
诸如此类。
但当你问这些孩子的老师“他们为什么成绩这么好?”的时候,老师的答案往往会很不一样,他们通常会说:
“这孩子很专注”
“这孩子能吃苦”
“这孩子脑子很灵”
以及类似的。
如果你再去问孩子家长“为什么你家孩子成绩这么好?”,那答案就更千奇百怪了。
有的家长会说:“你得给他规划好,3岁英语启蒙,5岁数学入门,7岁熟读四书五经……”
而有的家长会说:“我也不知道,我从来没管过”
也有家长会说:“我也很纳闷,同样的教法,我家老二成绩就很差”
那到底真相是什么呢?
一个孩子成绩好、成绩差,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总结,成绩好的原因还是那两个字——“适合”。
我们一起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上帝,要设计一个孩子出来,让他考试成绩很好,要符合哪些特点呢?
首先,他的智商要够用。
不是说智商绝顶的高,但必须得够用。
够用到什么程度呢?
够用到老师讲一个新的知识点,他听一遍就能听懂。(至少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是这样)
稍微差一点,听两遍能听懂,也行。
但是如果老师讲了三遍,他还听不懂,那就非常麻烦了。
因为很少有人会有耐心,把一件事给你讲三遍。
即便第四遍他能听懂,也无济于事,因为他没这个机会听到第四遍。
第二,刷题不烦。
智商再高,第一次遇到新题型,也很难做对。
所以应对考试的一个必备能力,就是刷题。
如果一个人,一刷题就很烦,很困,内心无比煎熬,那他天然就不适合考试系统;
如果一个人,刷题不烦,一天刷五六个小时,情绪很稳定,那他就可以应对考试系统;
如果一个人,刷题不但不烦,甚至能刷出愉悦感,刷进心流状态,那他天生就非常适合考试系统。
满足这两条,这孩子大概率就是一个成绩很好孩子。
什么努力啊、吃苦啊,是因为他听一两遍就会了,并且在刷题的过程中他能感受到快乐(至少不痛苦)。
这些是结果,不是起因。
所以:
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恭喜你,你天生适合这套系统;
对于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不要灰心,除了考试,社会上还有很多其他的事可以做。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你也可以做的很好。
人活在世,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