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开实盘啦#在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开设实盘组合并非新鲜事,但任桀通过天天基金平台展示“永赢科技智选定投”实盘,将个人投资行为与基金管理深度绑定,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对自身策略的自信,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观察专业决策的窗口。
一、实盘开设:专业能力的透明化与投资者信任构建
1. 策略自信的直观体现
任桀管理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自2024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116.39%,近三个月收益91.5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二。其重仓的CPO(共封装光学)概念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精准捕捉了AI算力需求爆发带来的行业红利。实盘组合的开设,本质上是将基金经理的选股逻辑、仓位调整等核心决策透明化,向投资者传递“我与管理产品共进退”的信号。2025年4月市场低点时,任桀通过实盘加仓,带动组合收益三个月内增长91.56%,这种“逆势操作”的公开化,增强了投资者对策略稳健性的认知。

2. 投资者陪伴的深化
公募基金投资者与基金经理的沟通渠道有限,实盘组合成为连接两者的桥梁。任桀通过天天基金平台发布调仓记录、市场观点,甚至与投资者互动解答疑问,这种“陪伴式投资”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例如,在2025年7月市场震荡期,实盘组合近一个月收益仍达33.77%,任桀通过实盘动态解释“CPO行业景气度持续”的逻辑,安抚了投资者情绪,减少了恐慌性赎回。
3. 营销效应与品牌强化

实盘组合的公开运营,本质上是一种“信任营销”。当基金经理自购旗下产品并展示实盘收益时,投资者对管理人诚信度的认可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的规模从成立时的0.26亿元增至12.06亿元,其中实盘组合的示范效应功不可没。这种“真金白银投入”的营销方式,比传统广告更具说服力。
二、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云计算板块的精准捕捉者
若投资者看好云计算板块后续发展,但难以把握个股选择与节奏,该基金通过三大优势提供解决方案:
1. 主动管理灵活性与行业聚焦

与被动指数基金不同,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通过主动选股,在云计算产业链中动态调整仓位。2025年二季度,基金经理任桀将持仓从A股云计算标的扩展至全球产业链,重仓新易盛(CPO光模块龙头)、源杰科技(硅光芯片供应商)等海外链企业,精准捕捉了英伟达GB200芯片量产带来的光模块需求爆发。这种灵活性使其近三个月收益达91.51%,远超同类基金平均水平(15.04%)。
2. CPO概念深度布局与前瞻性

CPO技术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通过缩短光信号传输距离降低功耗70%,成为数据中心升级的关键。任桀管理的基金提前布局CPO产业链,前十大重仓股中CPO相关标的占比超60%。据预测,2025年全球CPO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基金持仓的胜宏科技(CPO封装基板)、天孚通信(光器件)等企业,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3. 风险控制与组合分散
尽管基金聚焦云计算,但通过行业细分与个股分散降低风险。持仓覆盖多个子领域,避免单一赛道波动影响。2025年一季度科技股回调期间,基金最大回撤仅27.07%,显著低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三、云计算板块:长期逻辑与短期催化共振
从行业层面看,云计算板块的持续增长具备双重驱动:
1. 长期逻辑:AI算力需求爆发
大模型参数规模从千亿级向万亿级演进,训练与推理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微软云2024年三季度收入增长33%,其中12个百分点来自AI服务;AWS通过Amazon SageMaker HyperPod将模型训练时间缩短40%,凸显智能算力服务的商业化价值。预计2024-2030年全球AI云市场复合增速达34%,占云计算市场比例提升至25%。
2. 短期催化:政策与产业协同
国内“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向西部迁移,CPO技术因低功耗特性成为首选方案。同时,国产AI芯片出货量占比提升至20%,虽仍落后于英伟达,但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的突破为云计算底层架构提供替代方案。任桀管理的基金通过持仓源杰科技(国产光芯片)、珂玛科技(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等企业,间接参与这一进程。
四、适合三类投资者的选择
1. 科技成长型投资者:若看好AI、云计算长期趋势,但缺乏个股研究能力,该基金通过专业团队选股,可分享行业红利。
2. 风险偏好适中者:基金通过分散投资与主动管理,在控制回撤的同时追求超额收益,适合作为组合中的“科技卫星仓位”。
3. 定投参与者:任桀实盘组合采用定投策略,市场低点加仓、高点部分止盈,普通投资者可借鉴这一节奏,通过定期投入平滑波动。

基金经理开设实盘,本质是将专业能力转化为投资者可感知的信任资产。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基金通过主动管理、CPO概念深度布局与风险控制,为看好云计算板块的投资者提供了“省心+高效”的解决方案。在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的背景下,该基金的长期配置价值值得关注。@永赢基金任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