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消费怎么买?#
$泉果消费机遇混合发起式A(OTCFUND|022223)$
现在是牛市吧。
是牛市!
牛市买什么?
买科技!
除了科技,还买什么?
买消费!
所以牛市买消费板块!
在牛市中布局消费板块需结合历史规律、当前经济周期与政策导向综合判断。从 A 股历史看,消费板块通常在牛市中后期表现突出,尤其在经济复苏与居民收入提升阶段。例如,2005-2007 年牛市中后期,贵州茅台等消费龙头涨幅显著;2014-2015 年牛市后期,消费与医药板块接棒上涨。当前(2025 年 9 月)A 股处于牛市主升浪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消费板块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基本面驱动的结构性机会。
牛市里买消费,核心逻辑就一个:经济预期好的时候,大家敢花钱、愿花钱,消费板块尤其是 “可选消费” 会像踩了油门似的冲得快。
先拿历史数据说话,2008 年 4 万亿刺激那波,汽车、家电板块两年超额收益直接飙到 166%-189%,2015 年棚改货币化推动下,家电销售面积一年涨 22%,白酒行业 ROE 从 18.7% 猛冲到 27.6%—— 这种 “政策 + 需求” 双击的行情,每次牛市几乎都少不了。
再看现在,2025 年 3000 亿特别国债落地,每 1 元政策资金能撬动 1.8 元消费增量,算下来直接拉动 5400 亿终端消费,社零增速能提 1.1 个百分点,而且钱主要流向家电、汽车、消费电子这三大赛道。最近的数据更明显,9 月 5 日当天可选消费指数涨 2.16%,必选消费才涨 1.1%,牛市里可选消费的弹性就是这么实在 —— 毕竟必选消费是 “不管有没有钱都得买”,可选消费是 “有钱了就想换更好的”,比如换辆智能汽车、买台折叠屏手机,这种需求在牛市里会集中爆发。
具体到细分领域,消费电子是个隐藏黑马。现在折叠屏手机换机周期平均 28 个月,比普通手机短很多,而且 MR 设备 2025 年渗透率预计能到 15%,相当于每 7 个人就有 1 个用,这种 “换新 + 新物种” 双重驱动,能让立讯精密这类消费电子龙头直接受益。另外新能源汽车也不能漏,2025 年新能源车渗透率早破 40%,智能化硬件的估值比传统车企高 3-5 倍,像理想汽车这种主打家庭场景的,在牛市里很容易被资金盯上。
------------------------------------------------------------------------
再说说泉果消费机遇 A(022223),这只基金有点 “不纯粹” 但很聪明。
首先基金经理孙伟的操作很实在,2025 年上半年净值涨了 8.19%,持仓里消费占 21.66%、新能源 17.64%、科技 17.53%,没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既能吃到消费的肉,又能蹭上科技、新能源的热度。而且它的仓位控制很灵活,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 69.74%,比同类基金的 83.27% 低不少,牛市里不会因为满仓波动太大,跌的时候也有缓冲空间。
更让人放心的是,这只基金的 “内部人持股” 比例特别高 —— 管理人员工持有 920.9 万份,占比 15.99%,相当于基金经理和团队自己掏了真金白银跟投,这种 “利益绑定” 比任何宣传都管用。前十大重仓股也选得有讲究,腾讯控股能吃互联网消费的红利,宁德时代、理想汽车沾新能源汽车的光,燕京啤酒、东鹏饮料是传统消费里的成长股,连毛戈平这种美妆龙头都有布局,覆盖了新兴消费和传统消费的核心赛道。
小规模基金调仓更灵活,能快速跟进消费电子、MR 设备这种新兴赛道,不像大基金那样 “船大难掉头”。而且它不局限于纯消费,20% 以内的仓位配了有色金属、高端制造,在牛市里这种 “消费 + 成长” 的组合,既能抓住消费的主行情,又能靠其他板块赚点 “外快”,比纯消费基金的弹性更大。
总结下来,牛市买消费,重点盯政策砸钱的家电、汽车、消费电子,再配一只像泉果消费 A 这样 “均衡不偏激” 的基金,既能踩准消费主线,又能分散风险。尤其是现在政策托底、估值还没飙到高位,拿着这类基金,相当于跟着专业团队在消费赛道里 “捡钱”,比自己瞎买个股靠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