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A股行情如何走?#
$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C$
$鑫元数字经济混合发起式C$
$鑫元国证2000指数增强C$
鑫元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C$
在当前国内经济基本面平稳,短期缺乏进一步宽松预期,弱复苏背景下采用“杠铃策略”正当时,红利资产凭借其高股息、防御佳等属性成为“杠铃”防守一端的配置优选。
今天,我想重点聊聊红利资产这个常被投资者忽视的“宝藏”基。
在利率下行期,红利资产配置性价比提升。例如,在低利率时代,股息率优势逐渐提升,具备高股息,低估值等天然价值属性的红利策略有望成为部分资金寻求较高性价比的投资之选。
策略有效性:哑铃策略是将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向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如科技类资产;另一部分投向低风险、稳定回报的资产,如红利类资产。7月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科技成长板块受到关注,但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红利类资产的防御性作用凸显,因此“成长+红利”的哑铃策略在7月可能仍然有效。
红利资产配置价值: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C所跟踪的指数从沪港深三市精选50只高股息龙头,历史数据显示其近十年胜率90%,年均股息率7.3%。在当前10年期国债利率跌至1.7%的历史低位时,红利资产的“收息”属性对稳健资金具有吸引力,且该基金持仓涵盖银行、能源、公用事业等行业,行业分布均衡,在震荡市中具有较好的防御性。
成长资产配置价值:在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下,科技硬件、医药保健、AI产业链、新零售等成长行业具有投资机会。虽然这些行业弹性和波动较大,但产业发展前景乐观,有望为投资组合带来较高的收益。
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C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指数编制独特:该基金跟踪的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从沪深港三地选取50只高股息标的,要求近3年股息率排名前30%、盈利稳定(ROE≥8%)、负债率低于行业均值,确保成分股质量。且每半年调仓,能及时纳入分红提升或估值修复标的,避免“高股息陷阱”。
跨市场分散风险:指数覆盖沪深港三地市场,汇聚三地优质资产,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可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无论是内地市场的政策变动,还是香港市场的国际因素影响,都能在多元配置中得到缓冲。
专业投资管理:基金经理刘宇涛,他在量化投资和基本面分析方面有深厚的经验和专业背景。刘宇涛自2015年起就一直活跃在基金管理行业,曾在多个知名基金公司担任重要的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他擅长通过结合量化分析与基本面的研究,来筛选出市场中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和稳定收益的优质股票。在他管理的基金中,投资策略都是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稳健的投资理念与长期回报。在市场波动较低的情况下,这种稳扎稳打的投资策略,更加适应当前“慢牛“行情的特点。
历史业绩优异: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近10年总收益率为200.37%,年化收益率为11.55%,最大回撤仅为-30.88%,收益表现佳的同时,回撤控制也相当优秀。
股息率高:2015年以来,沪深港红利50指数的平均股息率为5.6%,近三年股息率为7.1%,相较于同类红利指数,其股息率大多数年份位于第一名,能为投资者提供较高的分红收益。
投资策略严谨:该基金采用完全复制法投资,力求最小化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力争日均跟踪偏离度不超过0.35%,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4%,保证了基金能紧密贴合指数表现,让投资者能精准把握指数收益。
行业分布均衡:前十大持仓涵盖工商银行、中国神华、长江电力等分红“常青树”,行业分布均衡,金融占比30%、能源占比25%、公用事业占比20%等,多元化的行业分布有效避免了单一行业风险对基金净值的过度影响。
管理团队专业:管理该基金的团队深耕Smart Beta策略,擅长通过量化模型动态优化持仓。例如,2024年三季度增持港股能源股,精准捕捉油价反弹红利。此外,基金公司自购超5000万元,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增强了投资者的信任感。
最后说到具体操作。我个人采取的是“核心+卫星”的策略:以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作为核心持仓,占比50%;同时配置30%左右的科技主题基金;剩余20%作为现金管理,应对市场波动。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红利+科技”的哑铃策略或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一手配置“科技成长”资产,如AI板块中的优质企业,以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长期增长机遇;另一手配置“高股息红利”组成,如红利基金,有望降低组合的波动性,双核驱动的结构能够有进攻与防守之间找到平衡,有望提高投资组合的胜率。@鑫元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