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半年正式收官了,哪些权益基金这半年风生水起,哪些权益基金又败走麦城了呢?
大A股的表现对这些权益基金的业绩表现来说至关重要,先来看看上半年的大A。
2025年上半年的大A有助力国内经济复苏的政策暖风,有DeeSeek给国产AI带来的惊喜,有人形机器人的进步,有川普必到的关税大棒,有贸易摩擦与矛盾缓和的反复等,环境有些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大A持续震荡,分化也比较明显。
主要规模指数中,北证50以39.45%的绝对优势领跑,代表中小市值板块整体表现的中证2000、中证1000分别以15.24%、6.69%的涨幅居于其后,表征中盘板块的中证500涨幅只有3.31%,大盘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中盘成长风格的科创50的期间涨幅分别为0.53%、1.46%,代表大市值板块的沪深300仅微涨0.03%。
从行业来看,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的有色金属(+18.12%)、受益于高股息偏好的银行(+13.1%)、装备升级与地缘冲突带动的国防军工(+12.99%)涨幅居前,受AI内容创新、算力基建推动的传媒(+12.77%)、通信(+9.4%)也表现较好。
煤炭则因煤价下跌和新能源替代加速,以-12.29%的表现垫底,此外,需求不振之下的食品饮料(-7.33%),以及受需求不佳与经营风险压制的房地产(-6.9%)、建筑装饰(-3.06%)也都表现较差,石油石化(-4.79%)受油价大幅波动影响也表现落后。
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指数型、混合型)层面,今年上半年平均收益为5.93%,多数产品都有正收益。
同时,整体而言,在配置上突出创新药、北交所、人形机器人、AI算力、黄金、小市值等特点的权益基金表现较好,而偏重传统消费、传统能源、地产相关配置的表现偏差。
具体看,主动权益基金期间平均收益率为6.21%。

在主动权益基金收益榜上,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以82.45%的收益高居榜首,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合、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混合分别以72.16%、60.36%收益位居第三、第十位;
重仓创新药的医药主题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华安医药生物股票分别以75.18%、70.08%、69.39%、66.44%收益率,位居第二、第四、第五、第七位。
分别以63.76%、61.88%收益率位居第七、第八位的平安核心优势混合、诺安精选价值混合,虽然不是医药主题基金,但期间持仓都侧重于创新药。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则凭借着对新消费、黄金、港股科技等方向相对多元且持仓积极的配置,以68.29%收益率斩获了第六名。
而前海开源人工智能主题混合以-20.57%的跌幅垫底,实际上,AI方向在今年上半年是有优势机会的,这只AI主题的主动管理型产品期间业绩这么差,真的不应该了。
指数基金方面,期间平均收益率为5.24%。

收益榜上,港股通创新药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
其中,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8.77%)、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8.01%)、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7.13%)、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55.14%)、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54.95%)、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53.42%)、中欧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50.94%)均以超过50%的收益率表现位居前七。
易方达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联接、鹏华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ETF分别以46.20%、45.72%和45.34%收益率紧追其后。
受煤炭行业表现不佳影响,国泰中证煤炭ETF以-12.28%的跌幅垫底。
上半年大局已定,但全年格局会怎样还很难说。
到年底时,哪些基金能挤入全年前10完全是未知数,上半年这些前10基金最终排名如何,则有赖于主题板块机会的延续性,尤其是仰仗创新药板块的优势能保持多久。
下半场已开局,静观其变吧。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混合发起式A(OTCFUND|022286)$
$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混合A(OTCFUND|01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