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跟大家聊整体市场。昨天的文章发得有些晚,主要是因为最近明显比之前更忙了,写文章的时间也稍微晚了些,望大家理解。但我还是会尽量更早一些执笔,更早一些发布,争取给大家在收盘前有更多的参考。
其实从整体的宏观基本面看,并没有太多的改善,昨天上海放开外环的限购,足以说明地产对经济的压力已经很大了。不过A股市场却是另一幅热闹的景象,这主要是因为本轮行情还是由于情绪和资金面推动的,换句话说,信心起来了,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乐观了,哪怕当下的基本面没有那么好,市场一样可以火热。
因此行情走到当下的位置,难以做过多的预判,因为情绪和资金推动的右侧趋势行情,是无法预判何时会终结的,我们只能等待市场出现一些拐点信号,再去考虑如何操作。
如何判别出现了拐点信号?一是我们说的,要留意一些临近关键节点时刻,市场的反馈。比如下周三。另外就是从技术层面,比如成交量、技术指标等一些维度,看出市场的端倪。
市场上涨,风险也在累积,时刻需要注意。
至于踏空的朋友,最近这段时间已经说了很多解决踏空又怕站岗的方法,今天不多说了。
有问题评论区留言。
$富国中证A500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2464)$
*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末涉及的基金为R4风险等级(具体以销售机构为准),须匹配C4风险等级的投资者。建议投资者详阅基金合同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猪周期来了?
今天跟大家再聊聊农业方向。这个板块我们还有较长的时间没有怎么提及了,不过我在4月7日关税黑天鹅事件出来之后,是有在文章中提到过农业和稀土这两个领域的。
回过头看,稀土的涨幅就不说了。农业的行情虽没有稀土走得如此迅猛,但实则也是按照趋势在延续。中间也有一些朋友问农业的情况,我也是简单说了,我们按照趋势的逻辑去看待即可。
当然农业的核心逻辑还是猪周期。农业这一波的趋势行情,还并未完全反应猪周期的逻辑。而猪周期,是我从去年行情还没起来前,就反复跟大家提的方向。我们说了,猪周期或会迟到,但大概率不会缺席。
从基本面的角度,当前猪周期处于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低谷阶段,但政策调控和市场自身调节正推动行业逐步向供需再平衡过渡。当前情绪上最近整体市场都不错,因此像农业这类本身就偏低位的方向,也是在持续走趋势行情的。
消息面上,据发改委,近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进入三级预警区间。为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近期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短期消息面上也有一些催化。
往后看,猪周期的逻辑或还未开始兑现。但短期受消息刺激后不要盲目追高,等待合适的机会,按照趋势手法依然可以逢低择机布局,看好这块的朋友,依然可以考虑继续坚持下去。
先说这么多,有任何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
$富国中证农业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5879)$
*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末涉及的基金为R4风险等级(具体以销售机构为准),须匹配C4风险等级的投资者。建议投资者详阅基金合同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创新药还能再入手吗?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创新药。最近创新药的风头完全被科技吸走了,市场整体的关注度有所降低,而指数的表现,也是以震荡为主。
不过从整体的幅度看,港股创新药指数的表现,并没有走弱。这说明某种意义上,资金可能只是在“休息”,而并非“撤退”。
我们之前说过,往后关于创新药这块的BD预期还有,所以现在不能轻言创新药已经没有行情了。目前龙头公司的最大的BD预期,可能会在明年的1季度。因此行情或仍有上升的空间。
而且,最近科技太过于吸金,如果后续科技线获利资金了结之后,不排除会重新切换到这个方向,因此看好的朋友仍可以考虑择机逢低去博弈。
不过,我们说了,最好是有先手的仓位,否则就目前的震荡力度,纯建仓的难度或还是挺大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不必强求。
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们再交流。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0111)$
*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末涉及的基金为R4风险等级(具体以销售机构为准),须匹配C4风险等级的投资者。建议投资者详阅基金合同等文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
$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8135)$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
#游戏板块大涨 还能追吗?##大盘3800点 你踏空了吗?##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八月基金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