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市场步入新周期节点的背景下,美元走弱、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使得具备增长潜力、产业结构优势及估值性价比的亚太市场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从宏观视角看,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持续领先全球。据IMF预测,未来五年亚太新兴市场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与此同时,相较于美股等成熟市场估值的显著回调,当前亚太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全球及美国市场,为中长期资金配置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对于A股的投资者而言,亚太市场的配置价值更为突出。以沪深300为例,其与全球主要市场指数过去10年表现的相关性普遍在0.4以下,引入亚太优质资产不仅可拓宽收益来源,更能优化组合结构,提升夏普比率,强化长期投资体验。2025年以来,海外资金持续加仓亚太资产,港股、日股表现突出,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通,内外资金对区域龙头资产的中长期认可度不断上升。
那么想要把握亚太地区市场,不妨可以关注一下$南方亚太精选ETF联接(QDII)C$ (021190),该基金追踪“富时亚太低碳精选指数”,覆盖亚太市场的200+家优质上市企业,广泛涵盖红利与成长兼具的核心行业。其投资价值的核心亮点在于“双重配置逻辑”与“唯一性优势”:
1. 红利资产:稳健收益的“压舱石”
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亚太红利资产(如丰田汽车、腾讯控股、阿里巴巴、三菱集团等),在各自领域具备强竞争力和稳定的盈利模式,长期现金流稳健、盈利能力突出,能够为组合提供相对稳定的收益回报。这类资产在市场波动中具有天然的防御属性,是组合的“安全垫”。
2. 半导体龙头:成长潜力的“发动机”
亚太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区域。据2024年德勤&GSA报告,2022年亚太地区半导体产业收入占全球的57.6%,覆盖上游设计制造、中游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下游应用市场的全产业链,台积电、三星、联发科、东京电子等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南方亚太精选ETF联接(QDII)C$ (021190)将成长性突出的产业链龙头纳入组合,精准捕捉行业估值修复与利润上行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为组合注入进攻性。
在当前经济转型、金融去中心化与地缘结构重构的全球化大潮中,单一市场的投资策略已难以应对复杂挑战。$南方亚太精选ETF联接(QDII)C$ (021190)通过“红利稳健+半导体成长”的双重配置框架,结合低碳逻辑与多市场覆盖,为投资者提供了“跨区域、跨行业、跨周期”的系统化配置方案,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看看这基。#半导体走强!什么逻辑?持续性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