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总结直播《平安基金中期策略会——固收及ETF专场》生成
全文摘要:本次直播由平安基金主持,探讨了下半年债券市场和固收加产品投资策略。首先,嘉宾分析了债券市场走势,认为经济基本面偏弱、货币政策宽松,建议关注票息资产和波段交易机会。然后,讨论了固收加基金在低利率环境下的配置策略,强调权益增强部分需提高胜率,并看好高股息资产。接着,介绍了公司债ETF产品优势,包括信用资质高、流动性好等。最后,展望了AI和智能驾驶等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指出中证A50指数跑赢沪深300的原因及配置建议。整体来看,下半年市场存在结构性机会,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变化和风险控制。
1 1.
田元强分析下半年债券市场走势。
2 地产销售边际改善但仍负增长。
钱晶分析了地产、制造业和消费现状地产销售负增长但幅度收窄,新开工等数据边际改善但仍拖累经济制造业投资依赖政策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不足消费在政策支持领域增速提升,但居民自发消费仍弱出口方面,海外需求稳定但存在抢出口效应,三季度数据或较好但四季度承压整体经济企稳但内生动力不足,CPI和PPI持续偏弱反映产能过剩问题。
3 煤炭等行业产能利用率较合理。
钱晶分析了当前经济基本面与货币政策,指出煤炭等供给侧改革行业产能利用率相对合理,多数行业偏低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支持物价回升,政策目标侧重稳增长下半年隐忧包括政策力度可能减弱及出口拖累效应显现债券市场面临基本面平稳偏弱、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建议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4 1.
债券市场风险可控,积极把握调整机会。
5 固收加基金面临挑战与机遇。
钱晶和田元强讨论了固收加基金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的挑战,强调权益增强部分需提高胜率,并看好高股息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他们提出通过股债配置比例、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三方面获取超额收益,并强调回撤管理的重要性。对于下半年市场,他们认为宏观经济压力大,货币政策宽松确定,权益市场可能维持震荡行情,但存在结构性机会。转债市场供需缺口大,估值有支撑。
6 结构性机会丰富的固收加配置。
钱晶介绍了固收加产品在利率低位行情下的配置策略,重点配置稳定现金流资产,同时关注科技、成长、外需和内需板块唐玉分享了AI时代的固收投资方法论,通过数据与逻辑结合,实现左侧量化选股、周期股投资和回撤控制,并详细介绍了固收加投资框架,包括固收部分的精准定价和权益部分的行业分散策略。
7 1.
24年权益投资回顾与25年展望。
8 平安基金信用债ETF规模达182.76亿。
钱晶介绍了平安基金旗下信用债ETF产品,规模达182.76亿,是全市场第三大信用债ETF。该产品定位为高等级信用债,评级最高,久期1.98年,与市场其他产品有显著差异。产品优势包括信用资质高、流动性好、长期业绩优异、分散化透明化。底层资产主要为国企和央企,信用风险低。此外,产品在样本券数量、市值、集中度等方面优于其他信用债ETF,且无单一持有人限制,每日披露持仓,申购赎回效率高。
9 聪明贝塔策略提升信用债ETF收益。
钱晶介绍了平安基金的聪明贝塔策略,通过改变指数加权方式和量化方法增加特定风险因子暴露以获得超额收益。他详细说明了按隐含评级分组筛选成分券的方法,并展示了流动性改善情况,24年日均成交4.6亿,增速超80%。产品年化收益超2.9%,每年跑赢基准,24年收益3.6%。产品分散化透明化,发行人央国企占比8:2,非城投占比93%。中国结算将九支信用债ETF纳入质押回购库,平安基金产品是唯一中短久期品种。他介绍了质押回购的四个应用场景,包括调整组合久期、获取流动性、切换资产配置和增厚假期收益,并提示注意融资成本和杠杆比例。
10 杠杆投资需谨慎。
钱晶介绍了公司债ETF的投资策略,包括保险客群的套利机会、银行自营客户的信用债替代工具及节税优势,以及私募和个人客户的流动性管理、间接投资和套利交易他强调了ETF的高效性和低费率特点,并提醒投资者注意杠杆风险和收益不确定性。
11 AI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钱晶指出AI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经济增速影响远超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在AI领域取得突破,如DeepSeek大模型全球下载量领先,但芯片等领域仍存在差距。他强调自主可控是必经之路,国内厂商正通过集群方案弥补单卡性能不足,未来在光伏储能一体化等方向有发展空间。
12 AI算力与应用发展前景广阔。
钱晶分析了AI算力芯片的确定性需求,指出AI人工智能ETF主要布局AI算力领域他提到DeepSeek带来的成本革命推动AI应用落地,尤其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海外大厂资本开支持续增长,国内端侧AI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未来五年增速超30%人形机器人和智能驾驶领域也将快速发展。
13 1.
智能驾驶受益于AI赋能。
14 中证A50指数是中国核心资产代表。
钱晶介绍了中证A50指数的编制方案和特点,该指数从98个中证三级行业中选取龙头股,确保行业均衡,覆盖多元新兴产业指数成分股营收和利润占全市场比重高,历史表现优于沪深300和上证50,主要得益于其行业分布更好地捕捉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红利钱晶还分析了指数增强策略,指出A50指数可作为沪深300的增强产品,过去11年有8年跑赢沪深300,超额收益主要来自选股优势。
15 A50指数跑赢沪深300。
钱晶分析了中证A50指数在银行低配情况下仍能跑赢沪深300的原因,指出其选股阿尔法显著他建议投资者根据对银行的观点选择策略:不看多银行可直接配置A50;看多银行则建议组合配置A50和上证红利低波指数,以平衡银行敞口并获取超额收益对于中证800基准,他建议拆分沪深300和中证500分别增强,其中500部分可通过指数增强基金或IC期货合约替代最后介绍了平安基金的ETF产品线,包括宽基、行业主题和债券类产品。
免责声明:本内容由AI生成。 针对AI生成的内容,不代表天天基金的立场、态度或观点,也不能作为专业性建议或意见,仅供参考。您须自行对其中包含的数字、时间以及各类事实性描述等内容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