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汇财友道#近期创新药板块表现优异,媒体报道海外基金经理将集体到中国调研,市场对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全面重估有所演绎。此前,市场对创新药小公司的早期管线给予的成功预期不高,而在近期热烈的市场氛围中拉高了成功的概率预期,创新药早期资产得以系统性重估。

创新药资产估值并没有系统性泡沫,板块当前处于主升浪中,短期情绪高涨,出现波动调整也较为正常。行业基本面依然向好,主线或持续深化,短期不宜追高,调整中仍有布局机会,我对创新药板块中长期继续看好。
从政策端来看,创新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近期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措施,加强对创新药的全链条支持。政策层拿出了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各方面措施细则,体现出对真创新、高水平创新的支持,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品种有望快速脱颖而出,后续商保政策、医保谈判或进一步超预期。
从创新药出海来看,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活跃,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今年以来更是成绩瞩目,10亿美元以上的大额对外授权(BD)交易频现,仅上半年的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就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跨国药企由于未来3年内面对百亿美金以上的专利断崖,迫切需要新管线去迭代升级原有老产品,当前不断提高对中国管线的关注度,与中国药企频繁合作,有望带动市场提升对创新药板块的估值预期。
1、全球需求增长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创新药的需求持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00年的6.9%上升至2022年的9.3%,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5.9%。随着年龄增长,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些疾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创新药凭借其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成为治疗的首选。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医疗保健意识增强,对高质量创新药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以中国为例,2022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为5348.1元,较2012年增长了1.6倍,且随着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和报销比例提高,创新药的可及性不断提升,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
2、技术突破推动
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出现,使科学家能够精准地对基因进行编辑,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202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基于CRISPR技术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的临床试验,有望从根本上治愈这一遗传性疾病。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分析海量的生物医学数据,能够加速药物靶点的发现、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设计。据麦肯锡统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将药物研发时间缩短40%,研发成本降低50%。例如,英矽智能利用其人工智能平台在18个月内就发现了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潜在药物,而传统研发方式通常需要数年时间。
细胞治疗技术不断成熟,特别是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2022年全球CAR-T细胞疗法市场规模为58.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21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拓展,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未来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3、市场规模扩大
创新药板块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为投资者带来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全球市场增长: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持续攀升,2022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为1.4万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5%。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对创新药需求的增加以及研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创新药在药品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60%,并且仍在不断上升,这表明创新药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市场是全球创新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政府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速度、提高医保报销比例等,这极大地推动了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国内药企研发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产创新药进入市场,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
4、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推动创新药板块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审评审批加速:为了鼓励创新药研发,各国药品监管部门纷纷加快了创新药的审评审批速度。以中国为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实施了优先审评审批制度,对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药给予优先审评,大大缩短了创新药的上市时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2024全年批准 48个1类创新药,创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长5倍以上12。其中 国产1类创新药39个,进口1类创新药7个。
研发资助与税收优惠:各国政府通过提供研发资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创新药企业的发展。如美国政府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为创新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给予创新药企业研发费用的税收抵免。中国政府也设立了多项专项基金,支持创新药研发,并对创新药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医保支持: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创新药的可及性。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创新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这使得患者能够以更低的成本使用创新药,同时也促进了创新药的市场销售。2024年,中国医保目录中共有100多个创新药,医保报销比例平均达到70%以上,这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推动了创新药市场的发展。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C的四大优势
1、指数纯度:90%权重聚焦创新药核心资产
该基金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分股中生物制品与化学制药占比超90%,覆盖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研发实力强劲的龙头企业。指数表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5年涨幅达94.06%,市盈率TTM为29.44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对比同类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2025年涨幅94.06%,超过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1.5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70.42%)。

成分股优质:该指数选取了港股通范围内,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这些成分股涵盖了众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这些企业在创新药的研发投入、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充分代表创新药板块的整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行业代表性强:指数的行业分布集中于创新药相关领域,能够精准反映创新药板块的市场动态。随着全球创新药市场的不断发展,这些成分股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增长,为投资者提供分享创新药板块发展红利的机会。
指数编制科学: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采用科学的编制方法,综合考虑了成分股的市值、流动性、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指数的稳定性和代表性。同时,指数会定期进行调整,及时纳入具有潜力的新成分股,剔除不符合标准的成分股,保证指数能够持续反映创新药板块的优质企业群体。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康方生物等,创新药主题特征鲜明。
2、费率优势:综合成本低于行业均值
管理费+托管费:0.60%/年,远低于同类产品0.90%-2.20%的平均水平。
交易成本:支持10元起投,持有满7天免赎回费,适合定投分摊成本。
3. 业绩爆发力:多阶段收益领跑

短期表现:近1周涨5.79%,近1月涨20.67%,近3月涨43.77%。
长期潜力:近1年涨幅101.91%,今年以来收益79.72%,多阶段业绩稳居同类前列。
4. 流动性与规模:资金涌入验证市场认可

规模增长:从成立时的1.22亿份增至2025年6月底的15.10亿份,显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持续加仓。
净流入:近一月净流入7.36亿元,反映市场对创新药赛道的强烈信心。
通过投资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基金,投资者可以实现对创新药板块的广泛分散投资,降低单一股票和单一细分领域的风险,同时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创新药板块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 ETF 发起式联接C如同一张精准的“藏宝图”,将港股市场中最具创新基因的企业纳入投资版图。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它不仅是低门槛参与创新药赛道的工具,更是一把打开医疗革命财富之门的钥匙。
医药板块此前经历了的漫长下跌,估值水平已接近历史低点。当前创新药板块正处于政策红利释放、技术商业化落地、估值深度修复的三重共振期。此刻,选择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联接C,或许就是选择与未来同行。@汇添富基金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