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Optimus生产线亮起绿灯,当夏厦精密的行星滚柱丝杠钻进机器人关节——人形机器人的万亿商业化浪潮,正从实验室砸向现实流水线。
政策定调“具身智能”写入政府报告,巨头特斯拉、比亚迪、小米、华为集体押注。单台Optimus需16根行星滚柱丝杠,若量产500万台,核心部件市场超800亿。这不仅是风口,更是先进制造升级的主动脉。
一、但产业爆发有硬门槛:成本
夏厦精密用二十年齿轮工艺迁移,将丝杠成本压至千元级——薄壁设计、微米级精度(误差小于头发丝的1/10)、设备自研降本20%,直击行业“10万→2万美元”的生死命题。
二、更关键的是客户协同:
比亚迪、舍弗勒等新能源车客户与人形机器人需求重合70%,供应链直接复用。技术同源+渠道共享,让量产效率甩开对手一个身位。
政策、巨头、成本、供应链四重引擎点火,人形机器人已站在商业化拐点。错过此刻,等于错过智能制造的黄金门票。
三、要抓牢最强主线,得用最锋利的工具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OTCFUND|014939)$——近6个月91.22%涨幅(同类TOP8),全市场唯一同时卡位“港股机器人+北交所机器人”的尖兵。小而美的体量让它调仓如手术刀般精准,在赛道爆发初期已吃足红利。高弹性+低回撤,跌时扛得住,涨时冲得猛。

$同泰竞争优势混合C(OTCFUND|008998)$——近一年25.64%收益(同类前14%),周涨3.31%。同样聚焦人形机器人,却以“稳”见长。灵活调仓能力让它在产业波动中持续领先主题同类,业绩曲线平滑向上。
这两只基金,是人形机器人赛道兼具爆发力与稳定性的唯一解。一个抢前沿技术突破红利,一个抓产业成熟期价值——双剑合璧,beta与alpha通吃。
政策落地、巨头扩产、成本下探……所有信号都在倒计时。现在不上车,难道等量产新闻刷屏时追高?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须谨慎。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早期,技术路线竞争、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或导致波动;基金集中度高,短期净值可能受板块调整影响。请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配置,勿盲目追涨。
#机器人利好频出 产业投资机遇凸显##机器人量产将至?智元、宇树获大单##机器人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