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AI应用、新消费、创新药等板块轮番攻势下,港股科技股表现优异,恒生医药、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在市场中居于前列,也整体强于A股。但自6月中旬以来,港股表现明显弱于A股。数据显示,6月11日-8月20日期间,恒生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近5个百分点,恒生科技跑输创业板指超25个百分点。港股桥头堡怎么了?
港股为何短暂弱势?
首先,流动性压力是直接原因。港股市场实行联系汇率制度。当港美息差走阔时,容易引发套息交易,导致港币兑美元汇率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出手买入港币、卖出美元,抽离港元流动性(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推高本地利率,对港股市场形成短期压制。其次,上半年止盈资金阶段性离场。港股年初涨幅可观,尤其是创新药、新消费等板块积累了大量盈利盘,叠加利率反弹和A股牛市分流人气,加剧了调整压力。
外资定价机制放大了波动。港股流通市值中,外资占比约六成,对G2敏感度极高。近期贸易摩擦不确定性升温,外资风险偏好明显受挫。此外,财报担忧也是导火索。互联网巨头二季度财报显示,管制导致资本开支不及预期,而外卖补贴大战进一步拖累盈利。
后续港股科技会如何?
从流动性看,若降息周期重启,港美利差收敛将缓解香港金管局收水压力,汇率压制作用弱化,利率敏感的医药、科技板块有望率先受益。从产业趋势看,国内AI应用商业化拐点临近,若大模型落地加速,港股科技板块可能迎来估值重塑。内地稳增长、促消费若加码,将直接支撑港股相关板块。
资金回流逻辑同样清晰。港股拥有三类独特资产——科技互联网、新兴消费、生物科技,待流动性压力消化后,将继续承接从美股、A股分流的资金。据机构统计,创业板指与恒生科技的60日收益率差值已达18个百分点,接近历史极值(20个百分点),后者补涨概率较高。
左侧布局的利器
$南方恒生科技指数发起(QDII)C$ (020989)正是这样的工具。它紧密追踪恒生科技指数,主打“三效合一”:
效率:一键打包30只港股科技龙头,避免个股择时难题;
效能:依托南方基金主动优化能力动态调仓,应对市场快速轮动;
业绩:显著跑赢同类指数基金。
更难得的是,在港股通额度趋紧的当下,该基金仍保持充足申购通道,为投资者预留了低位布局窗口。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历史20%分位,与其纠结“底在何方”,不如用定投平滑波动,静待风起。#你认为本轮牛市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