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易方达基金经理李树建。
从今年春节宇树机器人在春晚上的“亮相”之后,人形机器人一夜之间从遥远的概念变成了即将量产落地的实用产品,获得资本市场的持续关注。为什么发展了数十年的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终端产业,在今年终于迎来了爆发?要想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
1)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终端的产业链是怎样构成的?
2)为什么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终端的爆发在今年?
3)为什么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终端的爆发在中国?
Q1: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如何构成?——包含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物联网+消费电子等
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终端聚焦于将“智能”落地于物理层面的应用,实现软、硬件的强强联合。从人形机器人缓解劳动力紧缺,智能汽车解决出行难题,到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智能生活,消费电子领域的智能终端进一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说这些在现在看起来仍有些科幻属性的应用,在未来将是我们每天生活都离不开的得力助手。
在这些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人形机器人,具体可分为“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两大环节。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以分为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零部件两大环节,其中机器人本体主要包含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具身智能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核心零部件包含谐波减速器、电子皮肤、机器人关节、灵巧手、执行器等硬件,也包含模型算法等软件。其中,当前大部分单机价值量集中于核心零部件环节,也是我国制造业所擅长的领域。
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组成

资料来源:整理自特斯拉公开资料
Q2:人形机器人与智能终端为何在2025年爆发?——智能制造与AI的终极融合
2025年,机器人能力比肩运动员,运动控制能力取得显著突破。不同于此前机器人只能按事先设定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当前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漂亮的侧空翻,能行云流水地完成一整套武术动作。这些成果告诉世人,当前人形机器人硬件部分已接近完全成熟,运动控制将不再是人形机器人批量商业化应用的障碍。
图:宇树机器人完成侧空翻

资料来源:上观公开资料
人形机器人下一步的“终极跨越”:拥有“灵巧手”和更智能的“大脑”。
1)机器人将获得人类的“灵巧手”,获得精准操作的能力。人类日常活动中,约60%-70%的精细操作依赖手部操作。对于当前的人形机器人,其灵巧手的自由度将从个位数提升至15-22个,从而具备完成捏取鸡蛋等高精度任务的能力。
2)“大脑”突飞猛进,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正在“取代”人类。机器人的核心算法扮演了“大脑”的角色。Figure AI发布的Helix多模态大模型,将视觉、语言、运动控制整合到一起,机器人可以通过接收语音指令,直接完成分类、收纳等工作,并可以相互协作,进一步具备了在多样化场景中的实用价值。
“灵巧手”和“智能大脑”将助力人形机器人走向更多应用场景。英伟达CEO近期表示:“在未来,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自动化仓库还是服务机器人,所有会移动的东西都将实现自动化,成为机器人,而且这个未来即将到来”。
其他的智能终端领域也在迎来飞速发展,从“智驾平权”让十几万的车也用上智能驾驶,到高端智驾端到端解决用户车位到车位的智能化需求;从手机AI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突飞猛进,在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软实力实现跃迁的同时,硬件软件的适配也迎来了新的加速度。
Q3:为何机器人与智能终端爆发在中国?——让全球需求汇聚于中国的理由
美国知名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最新发布的报告揭示,目前,似乎只有中国具备抓住机器人革命这一历史机遇的条件。
中国制造“华丽转身”:传统制造业丝滑转型机器人龙头。曾为燃油车生产齿轮的某零部件企业,如今将精密加工技术“移植”到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成本仅为日本的60%;传感器龙头将消费电子的MEMS传感器改造成机器人的“触觉神经”,让单机成本直降500元。这些转型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相:中国制造业的“基因库”里,早已埋藏着机器人时代的密码。
性价比革命:用“中国价格”改写全球市场规则。中国自研关节模组将电机成本从1.6万美元压缩到2000元,供应链集群将边际成本压至极限。这种“极致性价比”正快速赢得市场份额,此前谐波减速器海外龙头份额高达八成,如今国内产品份额已然过半,并还在不断提高,国际巨头也不得不将中国视为“价格锚点”。正如摩根士丹利报告所述:“未来家政机器人可能比iPhone还便宜,而这场革命的话语权属于中国。
Q4:产业爆发初期,我们该如何抓住机会?
Step1:明确明确投向“人形机器人”方向。机器人包含众多门类,比如在生活场景中专注某项任务的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也有类似人类形态,可完成大多数人类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当前,人形机器人以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替代人类劳动力的潜能获得较高成长预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方向。投资机器人应该瞄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以及有潜力向人形机器人过渡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厂商。
Step2:采用高效投资工具。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仍在量产前夜,对于零部件的定点、技术路线的确定仍有变数,相较于“押注”某家公司,不如一并打包,保持在场确保不错过机会,也有效降低投资难度。
Step3:选代表性指数。当前市场上有众多的机器人主题ETF产品,跟踪的指数也有区别。比如,易方达机器人ETF联接跟踪国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人形机器人占比达到38%,同时均衡覆盖了未来可能向人形业务转型的部分工业机器人厂商,对人形机器人暴露度高。在其他智能终端方面,也可以持续关注物联网、消费电子等领域。
图:国证机器人指数中人形机器人占比高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3/29
希望《未来以来》系列文章能帮助大家对具体行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欢迎大家多多留言评论!
#华为、腾讯等巨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A(OTCFUND|020972)$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联接发起式C(OTCFUND|020973)$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A(OTCFUND|012733)$
$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联接C(OTCFUND|012734)$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亦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建议持有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作出投资决策。本材料不构成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完整版风险提示函详阅易方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