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交所后市展望:流动性改善与估值修复的双重逻辑
核心观点
2025年北交所后市将呈现“流动性驱动→估值修复→业绩验证”的三阶段行情,但需警惕短期资金面波动风险。
1.流动性改善:量能中枢上移
2025年1-5月北交所日均成交额为32.5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5%,换手率从2023年的2%提升至8%39。从历史规律看,2024年11月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后,北证50指数三个月内上涨18%3。当前成交额虽回落至20-40亿元区间,但远高于2023年10月流动性改善前的10亿元水平,显示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
2.估值修复:PE(TTM)进入合理区间
截至2025年5月,北交所整体PE(TTM)为33.49倍,较2024年11月高点回落15%,但高于2023年10月的20倍估值底109。分位看,当前估值处于近三年50%分位数,低于科创板(45倍)和创业板(38倍)。结合2025年一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3.风险与机会: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并存
短期需警惕资金面波动风险:2025年5月融资买入额环比下降12%至6.14亿元,显示杠杆资金谨慎。但长期看,政策红利释放(如ETF扩容、转板加速)和行业景气度(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支撑市场中枢上移。例如,2025年一季度北交所人工智能企业订单同比增长30%,有望带动估值溢价。
二、同泰远见:北交所量化博弈的锐度标杆
$同泰远见混合A$ $同泰远见混合C$

作为全市场稀缺的不限购的北交所量化策略基金,同泰远见凭借三大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1. 量化基因+制度红利共振:独创的AI多因子动态模型深度解析北交所特性,通过"估值弹性因子+技术突破因子+政策敏感因子"三重筛选体系,在30%涨跌幅机制下形成独特的"波动放大器"效应。其智能弹簧策略实时捕捉转板预期、流动性脉冲等事件驱动型机会,近一年收益率60.51%,年内涨幅达41.60%。
2.硬科技重仓+高仓位锐度:股票仓位长期锚定90%以上运作,深度聚焦工信部"新质生产力"政策扶持的深海探测装备、智能算力基建等战略领域。通过动态跟踪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壁垒等成长性指标,构建具备技术护城河的核心持仓组合。
3.灵活规模+战术工具箱:依托"小而美"的规模优势(管理规模未触发限购阈值),基金独创"高频调仓+波段收割"的战术体系。当市场出现政策催化窗口时,量化模型可于2-3个交易日内完成30%以上仓位的方向切换,精准适配北交所高波动特性。
4.业绩锐度与风控平衡:通过"动态波动率约束+行业偏离度监控"的双重风控机制,在保持高仓位运作的同时规避极端回撤。各阶段业绩表现均呈现"高弹性+强持续性"特征,尤其在政策密集发布期(如转板细则落地、流动性工具创新等关键节点)超额收益显著。
结语:北交所阿尔法捕手的制胜法则
在当前市场普遍限购的背景下,同泰远见以"不限购+高弹性+策略稀缺性"形成独特配置价值。其量化模型对北交所"低流动性溢价+政策非线性传导"的特质具有极强适应性,建议投资者采用"事件驱动型仓位管理":在行业政策出台前夜、季度财报披露空窗期等关键阶段加大配置权重,同时利用北交所特有的30%振幅机制进行网格化止盈操作,最大化捕捉制度性红利。
风险提示:需注意北交所流动性仍处提升初期,建议逢回调分批布局,重点关注转板机制落地进度及企业盈利兑现能力。

#游戏板块异动拉升!行情逻辑是什么?# #算力领域重磅整合:海光拟合并中科曙光# #英伟达为中国推出Blackwell架构的AI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