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芯片选科创#
#汇财友道#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
作为一个坚持价值投资的上班族,我始终相信真正的财富积累来自对趋势的洞察和对核心赛道的长期持有。在AI与算力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焦点的2025年,我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科创芯片赛道,并选择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发起式联接C(020629) 作为布局工具。以下是我的投资逻辑与思考,希望能给同样关注科技投资的朋友一些启发。
Chapter 1 AI算力革命下,芯片是绕不开的核心战场
今年初Gartner发布的《2025中国AI 趋势》报告里有个数据特别触动我:生成式 AI 正推动中国企业从 “数字化” 向 “智能化” 跃升,而这背后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已经堪比水电煤—— 就像咱们家里不能缺电缺水,现在企业搞 AI、跑模型,根本离不开稳定的高性能算力支持。
我专门查过,现在训练一个千亿参数的大模型,得消耗数万台高端 GPU 连续跑几个月,光电费就超过千万级别。这种爆发式的算力需求,直接让AI 芯片、服务器、光模块这些硬件成了香饽饽。IDC 和 TrendForce 的最新预测更直接:未来五年全球 AI 服务器出货量年均增速会超 40%,中国市场因为企业自研 AI 基础设施的需求更旺盛,增速还会比全球平均水平高 10 个百分点以上。
但大家可能没细想,算力需求的本质其实就是芯片需求。不管是国外的英伟达 H100,还是咱们国内寒武纪的思元系列,高端芯片都是算力金字塔的塔尖。更关键的是,今年以来国内对 AI 算力 “自主可控” 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Gartner 报告里提到,中国企业在模型微调、工程工具层的自研比例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这就给本土芯片企业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毕竟谁也不想在核心技术上被 “卡脖子”。
Chapter 2 为什么说 “买芯片要选科创板”?
A 股里做芯片的企业不少,主板、创业板都有,但我翻来覆去对比后,还是觉得科创板最适合长期布局,核心原因有三个:
1. 政策支持力度是真的 “给到位”
科创板从一开始就定调是 “硬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对半导体这类需要长期研发投入的企业,包容度比其他板块高得多。就拿中芯国际来说,作为全球第四大晶圆代工厂,它在科创板上市后拿到了更充裕的研发资金,2025 年上半年先进制程的产能利用率已经突破90%,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
而且今年上半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也就是咱们常说的 “大基金”)二期还专门加大了对科创板芯片企业的投资,重点支持设备和材料领域的突破。比如中微公司,它的刻蚀设备能进入台积电3nm工艺供应链,背后就有大基金长期注资支持研发 —— 这种 “国家队” 背书的赛道,长期确定性肯定更强。
2. 技术含金量在 A 股里是顶尖的
科创板的芯片企业不是零散分布,而是覆盖了半导体全产业链,而且在多个关键环节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的突破:
设备领域:中微公司的刻蚀机、北方华创的PVD设备,技术水平已经追上国际一线,2025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设备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长了28%;
材料领域:沪硅产业的300mm硅片已经进入长江存储的供应链,虽然现在还处于亏损阶段,但能打破国外垄断,未来成长空间肉眼可见;
设计领域:寒武纪的思元590芯片,在大模型推理端的性能已经超过了英伟达A10,今年第二季度甚至实现了净利润 6.83 亿元的扭亏为盈,这就是技术突破带来的业绩爆发。
3. 估值和成长性的平衡做得最好
比起主板里一些偏传统的芯片企业,科创板的估值更能反映技术溢价;但和创业板里某些纯概念炒作的公司比,它的成长性又更扎实。就拿汇添富这只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来说,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TTM)大概在65 倍,比纳斯达克半导体指数的82倍低不少,但营收增速却比后者高 15 个百分点 —— 这种 “高成长、中估值” 的组合,正好符合我这种价值投资者对 “安全边际” 和 “长期复利” 的双重要求。
Chapter 3 为什么最终选了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 联接C(020629)?
确定了科创芯片赛道后,我对比了市场上一些同类基金,最后选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 联接C,主要是因为它的三个优势太贴合上班族的需求了:
1. 指数编制科学,能吃满全产业链红利
这只基金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是从科创板里挑了50家最具代表性的芯片企业,设计、制造、设备、材料各个环节都覆盖到了,不会因为押注单一环节而踩雷。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里,中芯国际(制造)、海光信息(CPU 设计)、中微公司(设备)、沪硅产业(材料)这些细分龙头都在列,相当于一次布局了整个科创芯片的核心资产。
今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45%,材料板块营收增速也有32%,这只基金因为均衡配置,两个板块的红利都吃到了 —— 这种 “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的配置,对咱们没时间盯盘的上班族来说,省心多了。
2. 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和业绩都很能打
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孙浩,背景挺扎实的:北京大学金融硕士,还有 CFA 资格,从2024 年3月开始管理这只基金,到现在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已经达到142.36%,在同类基金里排前1%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节奏的把握 ——2024年12月基金刚上市时,他只建了初期较小的仓位,避开了当时的短期波动;到 2025年3月行业趋势明确后,又快速把仓位提到 98.15%,精准抓住了上半年的主升浪。
对指数基金来说,很多人觉得 “只要跟着指数走就行”,但实际操作里,建仓节奏、申赎时机的把握,对最终收益影响很大 —— 孙浩这种 “灵活又稳健” 的风格,比那些死扛仓位的基金经理更让我放心。
3. 费率太友好,长期持有成本低
我们普通人资金量不是很大,且费率高低我特别在意。这只C类份额没有申购费,而且只要持有满7天就免赎回费,每年的总费率(管理费 0.5%+ 托管费 0.1%+ 销售服务费 0.2%)才 0.8%,比市场上同类基金 1.2% 的平均水平低了三分之一。
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个月定投1000 元,累计三年左右的话,光手续费就能比买其他基金节省221元左右,相当于多买了 110份左右的基金份额 —— 长期下来,这些省下来的成本都会变成收益,积少成多的力量可不小。
Chapter 4 写给和我一样的上班族:如何把握科创芯片的投资机会?
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咱们没那么多时间盯盘、研究个股,所以投资科创芯片一定要找对方法,我总结了三个自己正在用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1. 用定投替代择时
选择固定周期(如每周或每月)定投,不用纠结 “买点”,既能避免情绪化操作,又能通过 “下跌多买、上涨少买” 平滑波动,节省盯盘精力。对科创芯片这类高成长赛道,定投能通过时间消化短期波动,更易享受长期复利。
2. 理性应对短期波动
科创芯片板块波动率较高,短期涨跌是常态。若认可赛道长期逻辑,市场大幅调整时可适度加仓,把波动转化为 “低成本上车” 的机会,而非恐慌割肉 —— 毕竟核心逻辑未变,短期下跌只是长期趋势中的插曲。
3. 聚焦核心逻辑而非短期净值
每天花几分钟关注净值即可,不用频繁刷新。重点跟踪三个核心逻辑:AI 算力需求是否持续增长、政策支持是否延续、重仓企业技术突破是否推进。只要这三点未变,就坚定持有,避免被短期噪音干扰。
Chapter 5 在科技浪潮里,找对赛道比努力更重要
回顾过去十年,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的崛起,都造就了一批翻倍的牛股;现在,AI 和算力革命正在开启下一个十年的黄金赛道。作为普通投资者,咱们不用纠结于具体的技术路线,也不用去赌某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功,只要抓住 “算力需求爆发→芯片供给缺口→国产替代加速” 这个核心思路,就能站在趋势的风口上。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发起式联接 C(020629)对我来说,就是一个低门槛、高效率、全覆盖的工具 —— 不用花时间研究个股,不用操心仓位调整,现在开始每个月投几千块,就能参与到国内科技自主可控的进程里,同时享受芯片产业成长的红利。
巴菲特说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对我而言,科创芯片就是当前A股里最 “厚” 的雪,而这只基金就是能帮我把雪球滚大的 “雪板”—— 未来几年,我打算一直拿着它,陪着这个赛道一起成长。@汇添富基金 @天天精华君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