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行情主线是哪个?#在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重塑与国内创新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港股医药板块特别是创新药领域正迎来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资本赋能的三重机遇。
一、港股医药板块投资价值
1. 政策红利:从"研发扶持"到"支付破局"
集采规则优化:2025年7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明确"新药不集采、集采非新药"原则,协议期内的医保谈判药品、新进入医保目录首年的竞价药品不纳入集采范围。这一政策直接保护了创新药企的利润空间,防止恶意低价竞争 。
医保支付体系完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创新药目录",商保支付渠道预计释放超3000亿市场 。2025年6月27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让人民群众用药更放心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收窄至30%以内,为创新药企提供了更合理的利润空间。
审批流程加速:国家药监局审批周期缩短至12个月(较美国差距仅6个月),2025年Q1创新药License-out(海外授权)交易达41起,总金额36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国际化通道全面打开 。
2. 技术革命:从"跟随仿制"到"全球领跑"

前沿领域突破:国产ADC药物(如科伦博泰)、双抗技术(康方生物AK104)、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取得进展,临床响应率提升30%-70%,研发成本仅为美国1/3。例如,康方生物的AK104(PD-1/CTLA-4双抗)在宫颈癌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3.0%,完全缓解率(CR)为12.0%,中位总生存期达17.51个月,比已获批疗法延长8~13个月。
AI制药降本增效:AI靶点筛选将研发周期从5-10年压缩至2-3年,错误率降低60%,如深圳晶泰科技平台优化周期缩短至4个月。AI技术正在重塑创新药研发模式,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3. 资本赋能:流动性修复+估值洼地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涌入港股市场,截至6月16日,净买入金额已达6870.71亿港元 ,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4月8日至6月9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514.5亿港元,是推动港股行情的主力资金 。
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当前市盈率(PE-TTM)约为23.8-24.38倍 ,处于近1年9.09%分位 ,即估值低于近1年90%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从更长周期看,该指数的市盈率长期平均值为24.39,当前值21.22远低于历史均值,安全边际显著。
资金配置价值:南向资金对创新药板块的净流入达551.4亿港元,成为重要的增量资金。同时,创新药ETF规模突破100亿元,创历史新高,显示市场对创新药板块的认可度提升。
二、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联接C基金
作为一只精准聚焦港股通医疗保健行业的指数基金,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发起式联接C(020111)通过90%以上资产布局创新药龙头,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式配置港股稀缺医药资产的优质工具。
1. 精准布局港股创新药龙头
聚焦创新药主线:该基金通过跟踪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能够一键配置港股稀缺创新药龙头。该指数覆盖港股通内医疗保健行业,其中创新药、生物科技等高成长领域占比超过80% ,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达68%,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港股创新药龙头 。

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联接C的持仓结构高度集中,具有明显的龙头特征。根据最新数据,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港股创新药龙头企业,合计占比约68%。其中,第一大重仓股为药明生物(约10%),信达生物(约11.85%)和百济神州(约9.14%)紧随其后。这一集中度反映了指数本身的特性——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医疗保健行业优质企业,以反映港股通内医疗保健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成分股质量高:指数成分股以创新药企为主,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企业已实现商业化放量,2024年营收增长显著。信达生物2024年营收增长51.8%首度实现盈利 ,百济神州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突破188亿元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SSGJ-707(PD-1/VEGF双抗)达成重磅合作,首付款12.50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首付款记录。
2. 高弹性与投资性价比
高弹性特征: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97.65% ,显著高于同类平均的34.82% ,体现了高弹性特征。年化波动率34.63%,高于同类平均的13.46% ,反映了其在市场上涨时的高收益潜力。
低估值修复空间: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TTM约23.8倍 ,显著低于A股医药板块的40.95倍 。随着创新药出海加速和政策红利释放,估值修复空间充足。
3. 无QDII限制与港股通优势
规避QDII额度限制:通过港股通投资,该基金不受QDII额度限制,投资者无需担心因额度限制导致的申购困难 。
港股市场机制优势:港股市场实行T+0交易制度,且没有涨跌幅限制,流动性较好。同时,港股允许无收入与利润的生物科技类公司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创新药标的 。
4. 机构专业管理与跟踪精准性
量化投资背景:基金经理田希蒙具备丰富的量化投资经验,采用被动跟踪策略,管理期间力争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35%,年跟踪误差不超过4% 。
跟踪误差控制优异:目标ETF(159506)年化跟踪误差仅0.048% ,日均跟踪偏离度0.038% ,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如工银恒生医疗ETF年化跟踪误差为0.8978%) 。这种精准的跟踪能力确保了投资者能够充分分享指数上涨带来的收益。
5. 行业覆盖与全球化布局
全面覆盖医疗保健行业: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覆盖医疗保健设备、药品、生物科技等多个子行业,既包括创新药企,也包括传统药企和医疗服务公司,行业分布均衡 。
全球化布局优势:港股创新药企业普遍具有国际化视野,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企业的产品已进入全球市场。2025年Q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对外授权)交易总额已达36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显示出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6. 优秀管理团队

基金经理为田希蒙,他自2017年5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助理定量研究员、定量研究员、定量投资经理,现任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定量基金经理。田希蒙在管理富国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ETF期间展现了出色的跟踪能力,目标ETF日均跟踪偏离度仅为0.038%,年跟踪误差仅0.048%,联接C通过投资ETF份额,跟踪误差控制在年化3%以内,展现了极高的跟踪精准性 。
三、历史业绩表现
自2023年12月5日成立以来至2025年7月29日,累计收益率为61.51%,年化收益率约33.73%。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97.65% ,在同类复制指数型基金中排名29/2544 ,处于前1.14%的位置。近半年收益率为112.77%,排名18/2938,处于前1%的位置。近三个月收益率为50.34%,排名18/3844,处于前1%的位置。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创新药出海交易持续落地、集采政策优化红利释放以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创新药板块有望延续强劲走势。该基金作为被动投资工具,能够帮助投资者分享这一机遇,但建议采取定投或分批建仓的方式,并设置合理的止损策略。
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作为反映港股医疗保健行业整体表现的核心指标,其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成分股以创新药龙头为主,长期投资价值显著。通过该基金,投资者不仅能够获得创新药板块的高弹性收益,还能分享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修复的长期机会。@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