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港股科技投资新选择: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为何更胜一筹
在投资港股科技板块时,很多朋友都会关注恒生科技指数。但最近我研究发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不少方面有着更出色的表现,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先说说指数编制规则。恒生科技指数大家比较熟悉,它涵盖了一些知名的港股科技企业。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编制上有着独特之处。它的成分股筛选标准更注重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营收增长。要求成分股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10%,或者近一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5% 。这就意味着,入选的企业都是在科技领域实实在在搞研发、有增长潜力的公司。不像有些指数,可能包含一些业务增长停滞的企业。这种严格筛选机制,保证了指数成分股的高质量,为长期跑赢恒生科技指数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分布来看,恒生科技指数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权重占比较高。在过去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期,这确实让指数表现亮眼。但随着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监管政策调整,这种集中的行业分布也带来了风险。一旦互联网行业遇冷,指数就会受到较大冲击。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则不同,它的行业分布更为均衡。除了互联网,还重点纳入了半导体、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以生物科技为例,在创新药研发、基因治疗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当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因为包含了这些领域的优质企业,在业绩上获得了新的增长动力。在2025年上半年,指数成分股中的生物药企营收平均增长40%,这对指数的整体表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得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抗风险能力更强。
再看看成分股的调整频率。恒生科技指数是季度调整,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每半年调整一次。看似差别不大,但在快速变化的科技行业,这却有着重要意义。科技行业技术迭代快,新的技术热点不断涌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更频繁的调整,使其能够及时纳入新兴领域的优质企业,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仓中,指数新增了5家AI算力企业,这些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先进芯片技术,在算力市场迅速崛起。及时纳入这些企业,让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在AI算力革命中抢占了先机,相比之下,恒生科技指数由于调整不及时,就可能错过这些投资机会。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投资港股科技板块,通过基金来布局是个不错的选择。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就是一款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基金。它的优势很明显,管理费和托管费相对较低,降低了我们的投资成本。而且,通过投资这只基金,我们可以分散投资指数中的多只成分股,避免了单一股票的风险。
如果你和我一样,看好港股科技板块的长期发展,又在纠结选择哪款投资工具,不妨考虑一下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当然,投资有风险,大家在投资前一定要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