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打卡第32天。
在 AI 浪潮下,港股科技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港股汇聚了众多中国 AI 产业链核心企业,涵盖半导体、互联网大模型、消费电子与传媒应用等领域,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 是布局港股科技赛道的优质工具。它是聚焦港股科技龙头的指数型基金,凭借其独特的投资优势、明确的投资策略、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成为了值得投资者关注的优质选择。该基金通过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87008),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港股科技龙头的便捷工具。我会坚持定投并长期持有,以获得更好的长期投资回报,收获港股科技发展的时代红利,今天大涨1.92%。
把握港股科技投资新机遇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对比几只港股科技指数近十年的业绩表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87008.CNI)领跑港股科技,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较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20%!
对比恒生港股通科技、恒生科技、中证港股通科技等几只港股科技指数,2021年至今年表现,发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代码:987008.CNI)领跑港股科技。特别是今年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较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0%!因为这只指数涵盖了超过10%的港股创新药成分,而创新药刚好站在风口上一路大涨。
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是港股新经济核心资产的有力表征,几乎全面囊括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关键环节;标的指数数量仅占港股市场1%,自由流通市值占比高达56.08%,地位举足轻重。在这片波澜壮阔的投资星河中,它如同一座明亮的航标,指引着投资者穿越市场迷雾,驶向价值蓝海。
从港股和A股市场的估值来看,港股当前动态市盈率水平明显低于A股同类主流宽基指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2日相应的,作为港股科技代表的恒生科技和国证港股通科技的市盈率(PE TTM)分别为21.77倍和24.40倍,市净率(PB LF)分别为3.13倍和3.55倍,同样明显低于A股科技代表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从2021年初到2024年9月,经历了下跌,在港股上市的科技龙头企业长期估值受到压制。年初这轮行情的初始阶段,港股相较于A股具备更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同时,AI技术突破的科技核心资产在港股中权重较高,外资在港股的持仓比例也相对较高,使得港股受益更加明显。站在当前时点看,港股通科技指数依然具有很高的长线投资价值。
怕追高又怕踏空?
如果是短期内可能需要用到的资金,可以买些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稳健型产品;而对于长期不会用到的“闲钱”,可以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适当配置一些追求更高风险收益的产品。盈亏同源,可以买些潜力高、空间大的权益指数基金,比如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4月7日净值较低点1.22元,现如今1.66元,短短5个月涨超36%。港股整体具有向上的趋势,利用“长钱”来拉长投资期限,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抵御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定投买入是法宝。如果你实在不知道买什么,又怕踏空行情,就不妨考虑找指数基金来定投,比如工银大厂家绩优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019934),其近一年涨超75%。从长期角度看好A股港股未来的发展,如果跌下来,我自然还会继续定投。定投,就是怕踏空,又怕站岗,当下相对更好的选择。
聚焦港股科技产业链的宝藏基金
宝藏基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基金(A:019933 C:019934)该产品以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为核心策略,成分股涵盖科技与医药等行业,风险更为分散,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指数化投资工具,为我们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通科技核心资产,覆盖AI全产业链,包括阿里、腾讯、小米等热门标的,是我们轻松搭乘“港股通科技行情直通车”的便捷优质工具。
其中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159636)近一年、两年业绩在银河分类的港股通股票ETF基金中高居第1,年内规模增长140多亿,较年初翻了近三倍,显示出市场对其投资策略的高度认可,为投资者把握市场不同维度的行情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投资利器。凭借其规模优势与良好的流动性,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互联网领域的热门选择。
另外,港股科技作为港股的权重板块和A股科技具有互补作用,通过投资该基金可以实现更丰富的资产配置,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对于追求港股科技赛道超额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019933 C:019934)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优质选择。毕竟,投资的终点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收益率,而是用正确的方式,活出自由的人生。在这个万众期盼的夏末秋初,愿我们都能成为更理性的投资者,也成为更好的自己。@工银瑞信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