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港股科技正处于“技术突破+产业周期”的黄金叠加期。AI从研发迈向应用的关键节点,港股企业展现独特优势:腾讯通过AI赋能游戏开发,效率提升30%;商汤科技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56%,商业化路径清晰。全球算力需求年增超50%,中芯国际14nm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技术壁垒逐步形成。政策端,国内“新基建”规划明确新增50个智算中心目标,直接利好云计算与AI基建企业。从全球视角看,美股科技龙头Q2资本开支同比增23%,印证AI扩张逻辑稳固,港股作为“中国科技出海桥头堡”,估值折价30%提供安全边际。当前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增速(45.8%)显著高于恒指(2.9%),盈利弹性释放将驱动戴维斯双击。相较于恒生科技指数高度集中于互联网平台和硬件科技前三大行业权重占比超70%,该指数显著拓展了科技的定义边界,将生物科技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半导体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新能源等硬核科技纳入核心,形成了差异化的定位。成分股筛选绝非简单的市值排序,而是设置了双财务指标硬约束两年营收复合增速大于10%或研发占比大于5%,确保成分股要么处于高增长轨道,要么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再叠加市值龙头属性,实现质量与规模的双重保障。指数权重结构呈现高度头部集中前十大占比超70%,但通过15%的个股权重上限有效避免了过度依赖单一标的风险,前十大中既有腾讯、美团等平台型巨头,也有中芯国际、药明生物等硬科技领军者。行业分布上构筑了互联网约40%、医疗健康约30%、先进制造约20%的三角架构,相比恒生科技指数,其对生物科技和半导体等领域的覆盖更充分,能更好反映中国科技产业的转型升级。投资逻辑上,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有望提升港股估值中枢,南下资金偏爱研发驱动型科技企业,AI大模型竞赛加速企业盈利模式升级,指数成分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长期受益于数字经济发展红利。该基金业绩斐然,近一月收益率超7%,近一年超70%,彰显卓越表现。由老将赵栩指数及量化投资部副总经理与量化专家刘伟琳7次金牛奖得主联袂管理,团队经验丰富。指数基金低手续费管理费0.15%、高持仓透明度、优异追踪效果误差低于0.5%,是理性投资者长期配置港股硬科技核心资产的优质选择。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C$
#晒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