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外。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首先名字里的港股通,大家可别小瞧这一点,无论是从投资收益角度还是从吸引机构投资者角度,港股通版本的科技指数均优势明显。
先从投资收益角度,因港股通标的可吸引庞大的南向资金投资,其整体表现是要优于非港股通标的的,因此港股通版本指数常有更优的表现。
再从吸引机构投资者角度,据了解,年金、养老金及险资等机构投资者在配置产品时通常存在着港股通投资限制,这意味着采用港股通机制产品更易于获得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从而做大产品规模。
其次,这个指数覆盖面全+基本面指标筛选更合理。
从选样空间可以看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到几乎所有的科技行业。
说到这里,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担心,一些行业如汽车整车板块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科技成色有所减弱且在新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未来业绩增长空间受限。
基于这些对行业具体考量,一些港股泛科技指数选择直接剔除汽车等相关细分行业。而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则通过过去两年复合营收增速是否大于10%或者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是否大于5%对个股进行筛选,以期通过这两个指标去锁定各行业的优质公司,走了不一样的优化路子。
这意味着,该指数在行业及个股的界定上分别采取了“宽进”及“严出”的原则。即在行业的选择上对科技类公司不做太多的限制,但在具体个股的筛选上则设立比较严格的标准,即业绩和研发投入强度两者必须居其一。
最后,权重集中。国证港股通科技对个股设置了15%的权重上限,明显高于大多数港股科技类指数10%的权重上限,这意味着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更为集中于科技行业龙头公司。此外该指数仅入选30只股票,更利于个股的集中。
从更为成熟的美国市场来看,科技行业通常容易呈现出强者恒强的特点,高配科技龙头有利于在长期获得更优的投资回报。从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可看出该指数的权重还是非常集中的,前五大权重占比57.2%,前十大权重占比77.2%,均处于非常高的水平。
在编制规则上独具匠心的考虑意味着该指数具有更优的长期业绩及更好的业绩弹性。
2024年2月1日至今,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132.56%;今年以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上涨37.94%,表现均明显优于同期恒生科技的24.04%。
所以,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也就顺理成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