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证港股通科技跑赢恒生科技#打卡第29天。
今天市场分化,港股比较强,港股科技创下了今年年内的新高,A股与港股交替领跑。
一季度,港股市场表现强势,跑赢A股和美股。其中,由AI驱动的恒生科技指数成为市场当之无愧的赢家。二季度,反观港股市场,恒生科技指数始终未能修复3月底的高点,整体表现相对疲软。还有一只比恒生科技指数更好的,它就是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对比几只港股科技指数近十年的业绩表现,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截至2025年7月8日189.91%的收益率,不仅跑赢恒生科技指数112个百分点,更把其他同类指数远远甩在身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如果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港股特别是港股科技板块或依然还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
标的指数攻守兼备
防守端看,前五大成分股(腾讯、小米、阿里、美团等)合计占比约57.16%,这些企业现金流稳定,就像腾讯这两年在工业互联网的投入,从政务云到智能制造,订单量年增超80%,这种在政策支持领域的深耕,只有足够权重才能真实反映到指数表现中。
进攻端看,港股通科技除了覆盖以互联网为主的软科技和以半导体、智能驾驶为主的硬科技之外,还会覆盖科技含量同样很高的创新药,对科技板块的覆盖面最全,进攻性更强。
不管是地缘政治摩擦下国产替代需求极其迫切的半导体,全球能源革命不可逆大趋势下的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智能驾驶,以及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升级、药企出海(License-out)等带来价值重估的创新药,其增长故事都更具想象空间和爆发力。
港股成交热度持续提升
“上周”港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3572亿港元,环比增加769亿港元,这一成交水平处于近三年97.4%的分位数,意味着当前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已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交易热情持续高涨。
南向资金净买入不断创新高
截至9月8日,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买入额达1.03万亿港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27%。自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市场的金额已超4.7万亿港元,本年度净买入额占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累计净买入额的比例更是高达21.77%。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为港股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支持,也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长期看好。
对比港股和A股市场的估值来看,港股当前动态市盈率水平明显低于A股同类主流宽基指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22日作为港股科技代表的恒生科技和国证港股通科技的市盈率(PE TTM)分别为21.77倍和24.40倍,市净率(PB LF)分别为3.13倍和3.55倍,同样明显低于A股科技代表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 ETF 发起式联接 C 是布局港股科技赛道的优质工具。它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 30 只港股通科技龙头,指数行业分布均衡,能有效分散风险。基金管理人工银瑞信实力雄厚,投研团队专业,风控体系完善。该基金自 2024 年 5 月成立以来业绩突出,累计回报高,远超同类平均,机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其费用较低,持有满 7 天后卖出无赎回费,降低了交易成本。@工银瑞信基金
